|
半浦古村(沈国峰 摄) |
|
“书记·向前冲”活动发布会 |
|
签约现场 |
|
半浦慈孝礼仪进文化礼堂 (沈国峰 摄) |
|
半浦小学国学礼仪 |
|
南联村 |
本报记者 徐欣 通讯员 黄利军 王瑜 地处宁波北门户的慈城以千年古城而远近闻名。而今,来慈城的许多人又多了新的理由———美丽的田园乡愁。 依托古县城浓厚的历史积淀、美丽的田园和山水资源,近年来,江北慈城通过开展“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行动,把散落在区域内的各处美丽资源实实在在整合起来。而这些资源,成为当前该镇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引擎、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金钥匙。因为勾起了童年的记忆、淡淡的乡愁,这些开发出来的资源,越来越受到城市人的青睐。 不起眼的“老房子” 成了“香饽饽” 远离喧嚣,隐逸于云湖之上、群山环抱之间,独特的环境为南联村发展民宿提供了独特的资源禀赋。更特别之处在于,南联是一个“活的村子”———原汁原味的乡野生活、村落文化很好地传承了下来。 村东边有成片的原住民所筑的老房子,已经腾空数十载。这里即将华丽转身为一家名叫“乡宿”的高端品牌民宿。据介绍,乡宿项目将在保留原有农舍和山林的基础上,通过保护当地的乡村文化与建筑,串联南联村的优秀环境与优质旅游资源,把原先村落老房子改造建设成山乡民宿。目前,项目主体已进入设计阶段。 作为首批“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现场会推介的资源,南联村的“老房子”盘活了。村里通过集体土地收储和承租等方式,把这些村民们原来“嫌弃”的“老房子”等闲置资源整合起来,发展民宿,壮大村集体经济。“乡宿”项目的落地,成了南联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热话题。 慈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引进乡宿项目,对于推进南联村落发展有很大帮助,对乡村旅游发展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也是慈城强党建助发展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目前,江北区和慈城镇通过南联村的村庄规划、鼓励村庄集体土地流转、谋划环云湖绿道建设等措施,补短板,扬长板,全力支持南联村发展。同时,区、镇和南联村积极推进招商引资,一些潜在的意向客商也正在接洽中。 沉寂百年的学堂 重焕新活力 正衣冠、学礼数,拜师礼、奉茶、点朱砂开智,学国学、做刺绣……作为今年暑期的首批客人,130余位来自慈城6个社区和5个村的小学生们,把半朴园当成了他们暑期活动的乐园。这群“小候鸟”的到来,也意味着半朴园在短短4个月里接待人数超过了5万人次。 由当年四明银行当家人孙衡甫于1921年捐资建造的半浦小学,风雨飘摇近百年,已沉寂多年。 对于半浦小学,冯骥才先生在《半浦记》中曾写到:一幢灰砖黛瓦、素雅又宽敞、带木廊子的两层楼房,带着民国时期的风情,叫人想起柔石《二月》电影里那座教学楼。但如今历史过去了,人去楼空,还没派上用场。中国的村庄很少有文字史,百年以上事物只要没有人再去念叨,往往就会失忆。失忆了就没用了,难道干脆扔了吗? 两年前的“书记·向前冲”活动发布会暨“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推进会上,康辉旅游承接了半浦小学项目,致力于传统国学教育和民俗体验。今年3月份开园以来,一波波人流涌来,学国学、学礼仪、学传统手工艺,络绎不绝。 在党建引领下,半浦小学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承担起了新的“德育”使命。半浦小学的成功,也激发了半浦发展的热情。目前的半浦,古村资源正在被唤醒和盘活,基础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加上半浦小学修缮投入200多万元,半浦村在文化保护开发这块的投入累计超过千万元。 美丽的田野上 长出新希望 生菜40元一公斤,亩产能达到40余万元,你没有听错,这就是大龙科技无土栽培、立体种植出来的无公害蔬菜。走进大龙农业科技园,一盆盆螺旋设计摆放着的无土栽培蔬菜让人感到格外新奇。这些无土栽培的无公害果蔬供给宁波高端的酒店和餐饮企业,供销两旺。 夏季里,大龙科技所在的三勤村格外忙,果蔬丰产,一批批新鲜蔬菜和水果从这里流向宁波的各大超市,三勤成了宁波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基地。 和普通农民不一样的是,赵波、庞利民带领绿荟合作社不仅仅在此栽培果蔬,还将农业和观光相结合,打造成一个集观赏、游玩、学习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精品园。今年,合作社又从三勤村民手中流转来约300亩土地。 就在大龙农业科技园旁,一个新的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园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据介绍,该园建成后,将主要用于观光与育苗,此举也是为了进一步壮大精品园区,延伸产业链。 这几年,田地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绿荟合作社的手中。村民们却一点不发愁。因为长年不在家或者在外工作,一些农民的田地抛荒已久,流转后还可以拿到一笔不错的租金。一茬茬的庄稼又长起来了,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既能收地租,又能到合作社当社员挣工钱。 目前,绿荟合作社果蔬基地建设总面积超过千余亩,建成7000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3万余平方米连栋温室、5万平方米单栋大棚,年产无公害蔬菜1500吨,绿色标准蔬菜400吨,年营业收入超千万元。 此外,有“静谧的红杉谷”美誉的毛岙村依托村庄公园建设以及独特山水资源,正在建设公园花海、骑行登山设施,吸引都市人前来游山玩水;八字村利用闲置场地引进驾校带动人流,金沙村筹建山地生态公墓,虹星村利用微型盆景产业从卖盆景向“卖盆景与风景”转变…… 江北慈城在“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的召唤下,一批红色带头人正推动着红色项目落地,并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