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强不息 奋勇争先

——— 宁波残疾人体育跻身全国“第一方队”

  本报记者 林海

  9月7日至18日,第15届夏季残奥会在巴西里约举行。宁波10名残奥健儿参加了游泳、田径等5个大项35个小项的比赛,取得7金、1银、6铜以及11个第四名、4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的成绩,打破3项残奥会纪录、2项亚洲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选手夺得7枚金牌,占浙江12枚金牌的半数以上,列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超过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山东、福建等10多个省,跻身全国“第一方队”。

  宁波残奥健儿在本届残奥会上,创造了我市残疾人竞技体育的新辉煌,全面展现了“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残疾人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这些成绩凝结着残疾人运动员的汗水和泪水,凝结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梦之队”圆梦里约

  参加本届里约残奥会的宁波运动员有:杨洋、王益楠、黄成、孙厨人、楼陈泉、姚攒、徐佳玲、陈懿、周佳敏、林科立。平均年龄22岁,年龄最大的是赛艇运动员黄成,今年34岁,年龄最小的徐佳玲才14周岁,她也是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本届残奥会宁波有6名泳将出战,夺得5金1银6铜。其中老将王益楠延续了伦敦残奥会的神勇表现,一人独得3金2铜,成为本届残奥会夺金夺牌最多的浙江运动员。陈懿和徐佳玲两名“00后”游泳运动员崭露头角,夺得2金1银4铜,尤其是徐佳玲,在报名参赛的8项(含接力)比赛中夺得1金2铜,2个第四,1个第五,1个第六,成为中国军团的“残奥之星”。仅训练了3年、首次参加残奥会的奉化“90后”运动员周佳敏,在残奥会射箭项目上连获两枚金牌,夺得了宁波乃至浙江射箭残奥史上的首金。这标志着宁波面向国际性赛事的运动员梯队已然成型,宁波残疾人运动员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储备走在了全国前列。

    打造“甬版秘密武器”

骄人战绩来之不易,但绝非偶然。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宁波运动员斩获8金,占浙江15枚金牌一半以上。两届残奥会15枚金牌、24枚奖牌的背后闪耀着运动员的自强、工作人员的执着、助残人士的爱心,也得益于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保障体系这一“甬版秘密武器”。

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跟健全人有很大区别。宁波36.6万残疾人分散在各个社区和单位,如何找到有潜力的运动员?多年来,有关部门对6岁以下疑似残疾儿童进行筛查,基层残联发挥办证和开展专项调查的优势,掌握残疾人青少年信息;市残联与多所中小学校建立协作关系,挑选了近30名青少年体育苗子;不定期走访康复医院、假肢厂和福利院等,全国残运会冠军朱丹丹、朱家莹由此被发现。为重点培育游泳项目,宁波从2006年起在市残运会游泳比赛中单设10周岁以下幼儿组,增设25米项目;单独举办全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夏令营、培训班等,发现游泳人才,陈懿和徐佳玲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脱颖而出;市、县两级每四年举办一次残运会,每年举办残疾人专项体育比赛,造就了杨洋、王益楠、陈懿、徐佳玲等一批残奥冠军。

说起伦敦残奥会冠军杨洋,他之所以成为游泳运动员还有一段故事。2007年,因为看专家门诊时听说游泳有助于康复,杨洋在父亲贾井余的带领下去姚江公园旁的江里尝试学游泳。2008年初,残联工作人员历经两个多月,在街道、社区干部的帮助下找到杨洋,推荐他去练游泳并帮助联系了爱心教练。没想到,一个多月后杨洋参加市青少年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取得了一银一铜的好成绩,随后被选送入浙江省残疾人游泳集训队。从此,重度残疾的杨洋在泳池中找到了自由发挥的天地,一路游到伦敦残奥会,拿下4枚金牌,同时治好了他多年未愈的哮喘。

发现了好苗子,还需要有高水平爱心教练的指导。从基层选出的游泳运动员,先由李康茂教练教游泳技能,再由市游泳训练中心专业教练汤能能提高运动成绩。“残疾人练习游泳,掌握身体平衡很重要,手臂有残缺的要多练腿部力量,腿部有残缺的要强化手臂力量,再就是技术动作要规范,训练要科学系统。”汤能能介绍。

残联和体育部门联手以浙江游泳的整体优势带动残疾人游泳项目的进步。两届残奥会冠军王益楠在省队训练时跟孙杨、汪顺等人一起训练,每天运动量在1万米以上。王益楠、陈懿和徐佳玲每年还定期到昆明进行高原训练。完善的竞技体育训练体系,让宁波运动员在残奥会上大放异彩。

目前,宁波有“雄鹰”“精鹰”“飞鹰”“雏鹰”等参加不同层次赛事的在册运动员130余名,市级以上在训运动员63名(其中向国家队输送了22名)。“十二五”以来宁波累计有60余位残疾人参加全国赛事,获金牌117枚;有22人参加国际赛事,夺得金牌66枚,破世界纪录20多人次。宁波市残联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体育助残走出新路

宁波作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多年来倾力打造“全面服务,全程保障”的残奥保障体系,为残疾人运动员保驾护航。

政策扶残有力度。残联、体育等5个部门2011年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期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15年残联与宣传、体育等12个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重点和保障政策。今年7月宁波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更是把支持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

近年来,残联同体育、教育等部门合作建立了10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残疾人训练基地和健身示范(点)基地,实现11个县(市)区全覆盖。其中江北实验小学游泳馆先后被授予市级和省级残疾人体育训练示范基地以及全国残疾人健身示范点称号,这里走出了陈懿、徐佳玲、华栋栋等冠军选手;随着陈懿和徐佳玲在本届残奥会上夺冠,江北实验小学已成为宁波残奥冠军的“摇篮”。

助残方式有创新。宁波以助学、助业、帮困多种方式帮助残疾人运动员,采取转学、借读、送教上门、远程视频授课等方式保证运动员正常学习、训练,如帮助陈懿从宁海转学至江北实验小学(原江花小学)就读,协调让伦敦残奥会冠军杨洋升学进入宁波四中高中部就学;宁波还培育了一批体育助残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为运动员排忧解难;建立政审、体检、伤病史排查、签署集训和参赛协议、保险、陪护等六道安全“防火墙”……完善的保障体系,让残疾人运动员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党政支持、部门协作、社会关爱、运动员自强不息的良好氛围和富有宁波特色的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已成为宁波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加速器”,将在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中发挥更加独特的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