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9月28日人民网报道:云南腾冲近日出现群众进入道路施工场地挖掘玉石现象。这与一条被普遍传播的文章有关:“昔日的腾冲百宝街,家家雕玉件,户户闻机声。当年翡翠商人通过马帮驮回来的原石,开出来品相不佳或加工残留的碎玉,成为修路砌房的基脚,如今老城区改造,挖地一尺必有玉。” 点评:一哄而上挖玉,影响正常施工,自己也不安全。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同时,应多宣传“碎玉不值钱”,打消这些人“一夜暴富”的念想。 @撒浪嘿:世界那么大,我想去挖玉。 @哈利哈利:一哄而上不想被落下,往往失望大于期望。 据9月28日《京华时报》报道:南京大学多名学生反映学校少发了1000元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记者采访发现,包括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均存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缩水”问题。经舆论曝光,部分涉事高校已补发助学金。 点评:“上榜”的多是民众眼里的名校,为何连助学金发放也管不好?助学金“缩水”侵犯学生权益,暴露的是高校自由裁量权之大。助学金要补,运行制度和监督体系的漏洞也要补。 @魁北克省长: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是否存在漏洞? @米艾尔湖:不够透明的款项,往往存在猫腻。 据9月2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重庆市渝北区龙头寺片区有个“集装箱城中村”,该村建在小山坡上,四周被铁路、商品房工地、高架桥和荒地包围。入住该村的多为建筑工人,一个集装箱至少住8人,每“箱”每天只收3元。 点评:建筑工人也不想挤在集装箱里,但毕竟离工地近,价格低廉。建筑工人辛勤付出,也应享受配套服务。给他们搭建能够满足生活需要和安全需求的“家”,应早日成为工地的标准配置。 @毒打一顿喊霸霸:休息得好才能更好干活。 @tommy大叔:老板们这些钱不能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