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 波 项一嵚 慈溪记者站 周敏杰 邵 滢 站在慈溪市环杭州湾创新中心27楼的路演大厅俯瞰波光粼粼的明月湖,来自五洲四海的“上林英才”代表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近日,慈溪市上林英才创业园正式开园,14个人才项目首批入驻,为环杭州湾创新中心的双创之火添柴加薪。这座拥有“家电之都”“轴承王国”“打火机世界”等制造业光环的县级市,正澎湃着新一轮的创业浪潮。 “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既是增补短板要抓牢的‘牛鼻子’,也是‘二次创业’的主旋律。”慈溪市委书记卞吉安说,创新驱动是慈溪在“十三五”期间的头号发展战略。 作为全国百强县的“排头兵”,慈溪拥有近13万家市场主体,其中民营企业近3万家,2015年创造的GDP达1000亿元,贡献率超过85%。在宁波冲刺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过程中,慈溪勇挑重担。卞吉安认为,宁波要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离不开制造业的“硬底子”,也少不了开放创新的“软实力”。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配套完善的制造业,兼容并蓄的开放格局,敢于创业的人文底蕴,这正是慈溪为全市发展注入的动能。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经济新常态下,制造强市必须迈向“智造高地”,千帆竞逐的民营企业也必须涌现出更多的“科技战舰”。 卞吉安一针见血地指出,创新能力过于薄弱已经成为影响慈溪民营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产业创新的短板正是慈溪发展面临的首要瓶颈。 乘着“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以归零心态重振“二次创业”的激情,慈溪正奋力追逐下一轮创新大潮。整合了原来的文化商务区、科教园区、万亩畈城市生态园、明月湖等四大区块,总面积8.4平方公里的环杭州湾创新中心将成为慈溪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新引擎。挂牌两个多月来,已有300多家创新型企业在此创业。 插上智能化和“互联网+”的双翅,慈溪家电创造新惊喜。与无线网络相连的插座、能识别布料的电熨斗、通过云端调节的咖啡机……多款智能家电新品笑傲市场的同时,慈溪依托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项目“宁波大数据云基地”,同阿里云开展物联网创新应用战略合作。多家民营企业向高端装备和新材料行业进军,勇当“二次创业”先行者。30多家民企构筑起初具规模的机器人产业链,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核电站密封新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墨西科技签下石墨烯产业首个超千万元的单笔订单,东旭成化工打破了日韩对液晶显示用光学薄膜行业的垄断。 “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慈溪建设‘智造高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政策。”卞吉安介绍,“补短板”的药方已在慈溪收到明显成效。去年,慈溪实施“机器换人”技改项目359个,完成投资88亿元;今年在建项目366个,完成投资69亿元。今年上半年,慈溪市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77.87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利润总额68.38亿元,同比增长24.4%。最令卞吉安欣慰的是,今年上半年,慈溪市级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8%,新产品产值率达31.7%;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0.7%,分别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和2.7个百分点。2014年,慈溪成为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和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在2015年度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中,慈溪排名第三。 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深度融入沪杭甬三大经济圈,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未来的慈溪期待站上更高的舞台。卞吉安说,国务院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慈溪定位为中等城市,最近出炉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也将慈溪划入上海大都市圈。抢抓历史性的外部机遇,苦练内功补齐六大短板,这座创业之城必将书写新辉煌。 (相关报道见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