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陆灵刚)宁波职业教育紧跟产业变化步伐调整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大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如今,乘着宁波成为“中国制造2025”全国试点示范城市的东风,宁波职业教育潜心造匠,将为“中国制造2025”输送更多更强的生力军。 从中职学校到高职院校再到应用型高校,宁波构建起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经济转型培养人才。今年,38所中职学校新增8个专业,涉及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升级改造100个专业实训设施项目,为传统专业添上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双翼,延伸专业链。同时,创新校企共同育人模式,把企业引入学校,增建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便利。所有中高职院校与大型企业及园区合作,学生在企业或园区接受实习实训。全市25所中高职院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等57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出一大批毕业即可到企业直接上岗的现代产业工人。 同时,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市6所高职院校、16所中职学校的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40个专业开展以“五年一贯制”、“3+2”五年制为主要形式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试点,技工培养体系延伸到高级技师培养。另外,6所高职院校都同本科院校合作,采用“3+2”、四年制高职本科培养模式。宁波由此构建起了中高职及本科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大力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将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至今,我市已启动了协同创新中心、特色学院、校地(产业园区)共建等5大类30个示范项目,创建了三批12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宁波TAFE学院在杭州湾新区开建,杭州湾汽车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杭州湾校区等高校在试验区建成投用,高教资源集聚给当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主动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创建特色学院,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目前,宁波职业教育已形成了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院校、企业、产业园区联合共建的7家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和特色学院,启动新材料、汽车等领域的十大专业特色学院建设,重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创办一个特色学院、支撑一个产业”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