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崔小明)昨天,《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了建设综合实力领先的文化强市和特色鲜明的东亚文化之都的目标,全方位、多层次描擘了我市今后5年的文化发展蓝图,很多内容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同类城市前列,基本建成综合实力领先的文化强市和特色鲜明的东亚文化之都。为此,我市将扩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规模,确保财政投入的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增长。各级政府将公共文化资金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依据宁波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提供资金支持。 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将落实从城市住房开放投资中提取1%的规定。据了解,到2020年,公共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将由2015年的0.47%,增加到0.7%,增幅约5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由2015年的2492平方米,增加到3500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电影银幕数由0.49块,增加到0.8块;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0.98册,提高到1.5册。 “一都三城”是此次规划的重点和亮点。据了解,建设“东亚文化之都”,我市将与中国社科院合作成立东亚文化之都研究中心。建设“书香之城”主要任务是,打造南国书城天一阁品牌,实施“全城阅读”工程等。建设“音乐之城”的重点是,举办宁波市音乐舞蹈节、阿拉音乐节等重大音乐艺术活动,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等。建设“影视之城”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影视名城。下一步,政府文化部门将出台“一都三城”具体实施方案。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建设哪些重点文化设施?据了解,市级重点项目在建的有:市艺术剧院(凤凰剧场)改造项目、市图书馆新馆及其智能化项目、宁波报业传媒大厦。推进建设的有: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馆、中国宁波河海博物馆、宁波文化馆新馆、宁波音乐厅。 保护好宁波“老底子”,延续城市文脉是“十三五”文化工作的题中之意。我市将做好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积极助推杭州湾古海塘、明清海防、中国古代藏书楼等文化遗产纳入新一轮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做好月湖西区、秀水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抢救保护江北岸、梅墟等历史地段重要文物建筑和富有特色的历史建筑与传统民居群。推进水陆考古工作,做好鱼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核心区、上林湖越窑遗址等重大考古发掘项目。继续做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抢救性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加强对考古新发现的重要地下文物遗迹的保护,争取划定宁波市第二批地下文物埋藏区。 “十三五”期间,实现主管内容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到2020年,做大做强100家中小文化企业。以宁波被授予国家首批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拓展“线上线下”文化消费新形式,创新文化消费经营模式。提升现有文化产业园区品质,到2020年,争创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到2020年,争取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做大做强100家中小文化企业,新增文化上市企业1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