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国“受教育中间阶层”为何能够崛起

  《德国天才2:
  受教育中间阶层的崛起》
  [英]彼得·沃森 著
  王志华 译
  2016年8月 商务印书馆
  
  本书作者将德国的成功归因于一个特殊的个体“阶层”,他们集非凡的组织能力、学术技能和创造性于一身,构成了一个社会群体———文化市民阶层或受教育中间阶层。他认为,这一定是任何成功的、技术精湛的民族国家的支柱,他把这一个体阶层称之为“士大夫阶层”。
  《民主与大坝》
  [美]大卫·利连索尔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8
  本书提供的是发达国家的一个积极案例,美国田纳西流域的大坝实现了民主与设计之间的结合,如作者所言:“民主设计的命根就是:在全体人民心上都觉醒起一种共同道德旨趣之感。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方向。不是一个一劳而永逸的计划,而是由人民自觉地选择许多陆续相继的计划。”
  《法治的界限》
  [美]杰弗里·布兰德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8
  常有这样的案件,法官的判决结果和大众所期待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在道德层面让大众反感。那么,法官在一个合理公正的法律体系中,要如何正确地适用法律?如果受到道德驱使,法官如何算是过度越法?而这种过度越法将对法治造成何种破坏?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朱晨凯           

  

  这些天,2016年诺贝尔奖各项自然科学奖陆续公布,尽管“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一问题已经随着屠呦呦获奖而过时,但诸如“日本人为何能拿这么多诺贝尔奖”等新的问题依然在触动着国人的神经。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绕不开“教育制度”这四个字。

  本期推荐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彼得·沃森的这本《德国天才》。原书篇幅较大,此次中文版分为四册,分别是《德意志的命运大转折 第三次文艺复兴》《受教育中间阶层的崛起》《现代性的痛苦与奇迹》和《断裂与承续》。重点介绍第二册,主要解读“德国天才为何不断涌现”这一问题。

  19世纪中后期的德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受教育中间阶层,代表性人物众多,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赫尔德、兰克等思想家使学术界焕然一新;黑尔姆霍尔茨、黎曼、克劳修斯等人的自然科学成就为德国工业腾飞奠定基础;克虏伯、西门子、拜耳、珀金、本茨等人则铸就了德国的工匠精神。作者认为,某个特定时期涌现出如此多的天才,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因为德国人比其他人的智力更出众,而是因为这个国度拥有更适合天才施展才华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受教育中间阶层的崛起。

  作者分析,受教育中间阶层之所以能够崛起,背后是很多因素在“共同发力”。首先是改革者力促教育观念转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术意识形态”的确立,即对原创研究的赞美,强调科研和教学的统一。此前的德国,大学的功能普遍仅仅被认为是保存和传播知识,而改革者们认为大学绝不仅仅是高等的中小学,不能只传授“面包学业”———只能使毕业生具备糊口过日子的能力而对知识更新无益的课程,大学必须肩负创新的重任。

  其次是重视自然科学的氛围形成。德国开展了以“自然研讨班”为主的教育革命,自然科学研究很快在全欧独领风骚,这直接体现在二战前德国人所获得的诺贝尔奖数量中,而诸多日后即将展示自己才华的天才在这种教育氛围下完成了学业,像大家熟悉的卡尔·本茨、西门子、蔡司等人的发明,就出现在这样的氛围中。

  最后是重视理工专科学校。作者在书中谈到,理工专科学校这一形式,其实模仿的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由拿破仑创立,旨在培训机械、土木和军事工程师。聪明的德国人取他山之石,学以致用,并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德国的理工专科学校获得了和传统大学同等的地位。到了20世纪初期,理工专科学校被准许颁发博士学位,在注重思想性的德国社会,工程师头衔被博士学位所取代,从事纯粹应用技术研发的人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同时,各大工厂的独立实验室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专题研究而成立的研究团队集合了各方面的人才,研究成果丰硕,转换为大量先进生产技术和产品,在全欧洲很快获取了主导地位。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受教育中间阶层逐渐崛起,大批天才得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德国成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中文版出版之际,作者彼得·沃森在《文汇报》发表《德国与中国:两条平行线》,文中提到:“国家最重要的机构无疑是其政治组织即政府,其次便是大学,这是《德国天才》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没有充分的—————不只是充分的—————教育,它也不会开花结果。大学及学术创造性都是至关重要的。”相形之下,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应紧紧跟上飞速发展的经济,体制的积极创新也应追随生产力显著提升的身影。德国人所具有的战略眼光和思想,带来的成就有目共睹,这对当今中国有许多借鉴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