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刚刚过去的台风季,我市河网排水效率提高,涝水退去速度加快,局部区域受淹时间较历史同量级台风有所减少

甬城今年何以扛住了汛情“大考”?

  姚江干堤不仅能防洪排涝,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图为风景如画的姚江三勤段堤防。
  (沈国峰 厉晓杭 摄)
  位于姚江干流堤防维修加固工程慈城段的洪陈闸今年汛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沈国峰 厉晓杭 摄)
  制图 洪茜茜

  本报记者 厉晓杭

  通讯员  胡 章 黄利军

  

  10月15日,我市将正式出汛。今年台风季中,“尼伯特”“莫兰蒂”“马勒卡”“鲇鱼”先后影响我市,而且大多是破坏力强的秋季台风,给我市造成了一定的灾害。

  令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今年中秋小长假期间“双台风”前后来袭,这在宁波台风史上也极为罕见,由此带来的风、雨、潮三碰头和复杂汛情,给我市防台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莫兰蒂”给甬城带来倾盆暴雨,平均面雨量达237毫米,为全省最大,过程降雨量超过去年的“灿鸿”和“杜鹃”台风,占宁波陆域面积六成的甬江流域雨量甚至超过“海葵”台风,再加适逢全年最高的农历中秋天文大潮,奉化江北渡站甚至超过保证潮位0.92米,创历史纪录。

  在严峻的汛情面前,我市水利工程经受住“大考”,发挥出重要作用,河网排水效率提高,涝水退去速度加快,局部区域受淹时间较历史同量级台风有所减少,这当中,民生水利工程功不可没。

  防洪、排涝、生态、休闲

  重大水利工程泽惠民生

  今年的中秋小长假令许多人印象深刻。第14号台风“莫兰蒂”虽然没有在我市登陆,但其饱含水汽的云团给我市带来了倾盆暴雨。

  强降雨导致奉化江、姚江及主要支流发生超保证洪水,甬江流域主要水文监控站点最高水位全部超过保证水位。鄞奉平原地区24小时最大雨量达到20年一遇;奉化6小时最大雨量达到20年一遇。

  位于姚江边的慈城半浦村、洪陈村、虹星村、王家坝、前洋村,往年都是“重灾区”,今年村内积水却很少。慈城镇有关领导介绍,这得益于姚江干堤慈城段全线封闭投入使用。

  姚江是宁波的母亲河,流域面积达2940平方公里,涉及余姚和江北、鄞州等区域。慈城地处姚江下游,每到汛期,一旦上游来水量大,防汛压力便陡增。姚江干堤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工程维修加固堤防约22公里,改(扩)建13座水闸和5座泵站,总投资达11亿元,把姚江江北段两岸100余平方公里的防洪标准,由5年至10年一遇提升到20年至100年一遇,其中宁波城区部分地区达到100年一遇。

  “今年台风,我们这里基本没事,效果太好了。”江北洪塘老街诸多商户也如此反馈。今年台风影响期间,在姚江干堤洪塘段,连通姚江与江北内河的和平闸站和跃进闸站紧急向姚江实施强排。这两座闸站今年7月赶在主汛期前投入应急使用,对江北洪塘区域的排涝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沿姚江村落内涝情况较往年明显减少。

  走在姚江北岸的大堤上,飞鸟成群,秋意渐浓。这个民生水利工程,不仅发挥着防洪排涝的显著效益,其生态休闲属性也非常鲜明,自行车道沿着岸堤蜿蜒而过,成了老百姓休闲的好去处。姚江干堤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工程全部建成后,将集防洪、排涝、蓄水、生态、休闲及文化等功能为一体,或步行,或骑行,市民可以深切感受姚江之美。

  多年来,我市致力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其民生效益日渐凸显。

  千年古村走马塘紧靠东江,今年台风影响期间,虽有积水,但很快退去。村干部陈贤国说,与往年相比,村民家中进水情况明显减少,农田被淹面积减少近80%。村里的积水,基本上是雨水聚集而来。

  据东江堤防加固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江堤防加固工程鄞州段项目是甬江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工程于前年10月动工建设,经过近21个月的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工程上马之前,东江河岸属于自然岸坡,防洪能力弱;工程建设完成后,不仅能有效缓解鄞东南片区长期存在的防洪压力,同时还可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

  上蓄、外挡、中疏、下排

  构建防洪治涝体系治水患

  台风“菲特”让我市饱受洪涝之苦,其对余姚造成的重创,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2014年,我市启动五大应急泵站建设,台风影响期间有效缓解了城区内涝,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补齐城区内涝强排这一短板,继五大泵站后,市水利部门规划推进了新一批强排闸泵工程,并于去年率先启动一闸三泵建设,其中三泵包括印洪碶、段塘碶和大石碶,都位于老城区。“莫兰蒂”影响期间,甬江流域强排水量达0.3亿立方米。

  数据显示,姚江流域在“莫兰蒂”期间的雨量比去年“杜鹃”期间大22%,但超警戒历时平均比“杜鹃”少3小时;奉化江流域“莫兰蒂”期间的雨量比“杜鹃”期间大13%,但超警戒历时平均减少6小时。

  市防汛办常务副主任劳均灿分析,排水效率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莫兰蒂”影响期间恰逢农历天文大潮,潮位高差明显,最高天文潮时最大潮差达2.35米,较平均潮差增加0.64米,有利于在低潮时加速排水。另一个方面,由于沿江强排泵站的开启,平原河网的水快速排入干流中,也减少了平原的受淹时间。如甬新闸泵站在台风影响期间共排水858万立方米,五乡站超警戒历时比“杜鹃”台风时少37小时,强排效应在河网的下游段尤其明显。

  近年来,全市上下全力推进“五水共治”“治水强基”重大项目建设,“上蓄、外挡、中疏、下排”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基本构建并发挥系统效益,5年来累计完成水利投资约378亿元。

  我市一直把流域洪涝治理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建成6座大型水库、26座中型水库和389座小型水库,同时通过对已建119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2737座山塘的分类治理,有效地发挥了拦蓄山洪的作用;加固建设沿海一线标准海塘600多公里,打造了保障防潮安全的千里“海上生命线”;建成100年一遇标准的城市防洪工程堤防近100公里,实现了中心城区将洪(潮)水阻于外江的目标;建设了一大批平原的排涝河道和应急水闸泵站,有效改善了平原排涝条件。

  与自然灾害抗争是永恒课题

  防灾减灾仍需负重前行

  今年,秋台风频繁侵袭我国,沿海各地损失惨重。

  宁波濒临东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境内河流众多,平原河网密布,山溪源短流急,海岸和河口处于东海强潮区。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宁波是一个台风、暴雨、高潮、干旱交错,多灾并发的地区。其中,四明山区便是省内著名的暴雨区之一。

  “莫兰蒂”“艾利”等台风登陆地虽不在浙江,可在台风外围环流和副热带高压、冷空气等不同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我市仍然遭遇了强降雨。台风接连来袭,使得我市的地质灾害风险也大大提高。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总是显得异常渺小。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极端天气多发的背景下,我市自然灾害风险正进一步加大。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从投入巨资筑海塘、建堤防、修水库、疏河道、治流域,到持续完善防台救灾监测预警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科学防台”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科技也为智慧防汛助力。在宁波市三防指挥部内,水雨情发布系统实时监控各个水库、碶闸、河网和潮位的实时水雨情信息。借力“互联网+”,防汛决策有了更科学的预判。劳均灿认为,与堤防大坝等看得见的工程建设相比,科学预警预报虽然作用没有那么明显,但关键时刻却能赢得“生死时速”。事实证明,抗台救灾只有注重科学性,才能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牢牢把握抗台救灾主动权。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防汛抗灾和加强水利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加快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查补短板、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升防汛防台抗灾综合能力。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今年是“五水共治”集中攻坚的第三年,也是我市“治水强基”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我市防洪排涝工程全面提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水利工程完成投资44.2亿元,其中重点水利工程完成投资33.8亿元,列全省首位。

  尽管台风已远走,可留给我们更多的则是思考。在人与台风的较量中,我们需要用智慧、用毅力科学防御和对抗。唯有不断努力,才有安全可期。目前,我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尚未完善,防汛减灾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内涝问题依然严峻。防灾减灾,我们仍需负重前行。

  民生水利

  2007年以来,水利部正式提出了“民生水利”概念。民生水利就是从民生角度来审视和发展水利,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原则来要求水利,把“为民”作为最直接的目标,把满足民众的水利需求和保障涉水权益作为核心任务,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推进水利发展与改革。

  民生水利是一种发展理念,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涉水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水利是一种价值导向,把群众受益程度、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准;民生水利是一种实践要求,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民生水利是一种目标追求,旨在长远上形成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格局,实现水利成果共享。

  民生水利重点内容包括防汛抗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江河治理、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

  (厉晓杭 整理) 

  我市部分民生水利工程概览

  1、河湖库塘清淤

  在开展全市河湖库塘淤积情况调查排摸的基础上,我市计划从今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完成3100多万立方米淤泥的清淤任务,并建立长效轮疏机制。截至8月底,全市已完成河湖库塘清淤量1030万立方米,完成率为103%。230公里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年度计划顺利推进,截至8月底已完成326公里,已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2、水库水闸除险加固

  全市年度计划的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已完工8座;105座山塘分类治理已完成20座;70公里小流域治理正抓紧实施;宁海胡陈港大闸维修加固工程正进行基础施工,象山下沈海塘加固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3、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

  今年计划全面完成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99%以上。工程计划配套净化消毒设备351台,新建小型水源工程140处,更新改造各类管网662公里,解决实施方案中剩余的最后1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各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正全面抓紧实施,截至8月底,农民饮用水工程已有46个项目基本完工,完成镇村联网和村内管网376公里,完成净化消毒设备162台,受益人口6.8万。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我市今年继续推进以第六批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县、中央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扩大高效节水农业面积,截至8月底,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受益面积1.25万亩,完成投资1875万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75万亩,完成投资4025万元。

  5、镇村水环境建设

  今年全市河道水环境治理项目市级计划完成投资1.28亿元。第三批7个镇乡水环境建设项目共完成河道治理48公里,完成年度投资6295万元。今年计划实施的35个村庄水环境整治项目,已开工22个,基本完成7个,完成投资4248万元;未开工项目多数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厉晓杭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