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加)梁鹤年 出版 三联书店 日期 2016年8月 城市一词的英文是city,是公民(citizen)的字根。在西方文明特别是英语文明中,近现代的城市无论是建筑形式、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按增加资本效率回报来决定的。中国的城市建设和规划大多以西方为范式,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筑风格乃至小区、道路、公共配套设施的指标测算,大多借鉴西方经验而来,甚至连对城市的批评和不满之声也是模仿西方的。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关于城市规划思考的文集。从书名来看,所谓“旧概念”,主要是对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等古代先哲们关于城市的经典表述的回顾与解读,以此来帮助我们认识当下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现象;所谓“新环境”,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人”的概念,认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通过服务和发挥人的本性,去建设配得上人为万物之灵的聚居空间。 在书中,作者始终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好城市”“现代城市到底应如何规划、如何建设,才能更人性化、更符合城市人的需要”等一系列问题娓娓道来。例如,作者提到,越能被家长和学校接受的校址(以孩子的步行距离衡量)越受欢迎;越能被工人和工厂双方接受的厂址(以通勤时间衡量)越有效率;越能被商场和顾客双方接受的店址(以购物路程衡量)越好赢利。 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学习作者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独到见解,还能领略作者关于城市生活的哲学层次的经典表述,如 “城市就是人类的聚居,起于保生存,成于求幸福”“好的城市规划的使命就是要恢复人性的本来面貌,把小我与大我重新整合”。这些看似平实的话语,却精准地击中了当今城市发展的“痛点”,读来有一种共鸣感。 (推荐书友:熊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