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徐展新 通讯员 许淑敏 随着销售渠道的碎片化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一款通天下”已不再是服装行业奉行的铁律。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宁波服饰行业的巨鳄“博洋”迅速转身,进行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的结构性调整,从事无巨细的“大掌柜”变身“天使投资人”。一批体量较小却充满活力的新锐服饰品牌在博洋的“鱼塘”中孵化和成长,如“细胞裂变”般爆发出惊人能量。 2014年年底,脱胎于博洋服饰的新品牌“果壳”诞生。它瞄准了市场容量庞大却鲜有品牌全力投入的家居服领域,走出了博洋服饰细分经营业务的第一步。如今,果壳以“外穿时尚家居服”的定位赢得了顾客喜爱,年销售额已达两亿元。“随着销售额的进一步增长,果壳将会进入发展瓶颈期,而内部的裂变也随之开始。”博洋服饰总经理应春光告诉笔者。据悉,果壳的牛仔系列和“YSO”家居系列已经进入市场。 除果壳外,其他“鱼苗”也开始脱离母体并茁壮成长。2015年诞生的“德玛纳STYLE”最初专注于时尚女装领域,随后“裂变”出目标客户更年轻的淑女系列和专注牛仔的“德玛纳JEANS”,两个系列今年的总销售额接近3亿元。此外,主打“机车牛仔”的“DESSO”和倾向于都市时尚风的“ITISF4”也在深耕细分领域,不断提升经营业绩和品牌影响力,最终实现“1+1>2”。 据应春光介绍,博洋服饰正在全力打造“创业工厂”,通过明确的责任划分和主动放权的策略为人才培养提供沃土。管理层负责研究市场和宏观把控,对新品牌的业绩和消费者满意度进行考核;新品牌的“创业者”则不断激发鲜活的创意,紧追当下的服饰潮流。据悉,这些“创业者”的年龄均在30周岁以下,他们熟悉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对市场的变化有着敏锐的嗅觉。“学习能力是博洋选材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不拘一格的选材方式可以再造一个新的博洋,带来超乎想象的经济效益。”应春光说。 近3年来,博洋服饰的新品牌数量激增,创新人才层出不穷,推动经营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去年10月,博洋旗下的服饰品牌“唐狮”在天猫商城的单日业绩为三四十万元,今年10月飙升到去年的4倍;果壳、德玛纳等专注于电商领域的新品牌的营业额则保持了100%以上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