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区县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姚朗霞:

农村“三居”工程
共创美丽家园

  朗霞街道小区新景。(李焱 黄程 摄)

  本报记者  黄 程

  余姚记者站 谢敏军

  通讯员   李 焱

  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是补城乡统筹短板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全民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余姚市朗霞街道积极树立短板意识,增强推进专项行动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三居”专项行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平安建设促安居】

  朗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与“稳定第一责任”两手抓、两手硬,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整合综治、司法、警务等部门资源,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镇西村,每年年末党员志愿者巡防队都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夜间义务巡逻。由110名党员干部和志愿群众,分组分片区开展夜间巡逻和维护秩序。

  辖区整体拆迁与村民安置是邵巷村当前的中心工作。在拆迁工作中,该村从大局出发,兼顾维护拆迁户合法权益,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作表率,通过自愿申请、党员干部上门劝说等措施,有序推进拆迁项目。目前,该村涉及拆迁的547户村民当中,已有95%的村民签署了拆迁协议,已拆除面积超过19万平方米。

  【环境整治更宜居】

  近年来,朗霞街道重拳出击,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破解当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在强化日常保洁“一把扫帚”扫到底制度的基础,该街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志愿者的“冲锋兵”作用。同时,该街道还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建立了点对点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

  朗霞村投入约21万元实施了垃圾桶改造工程,在辖区内定点投放了400只垃圾桶,并配备了6名专职垃圾清运人员,开展定时清理工作。同时,村里还开展脏乱差综合治理工作,清理卫生死角12处,清运垃圾约15吨,整治广告牌65处,清理乱贴乱画80多处,村庄的脏乱差现象得到很大的改观。

  新南王村是朗霞街道的农业大村,也是粮食功能区,现有农田3000多亩、粮食年产量超过2000吨,共有大小河道24条、累计长度超过1.2万米。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超过3000万元,重点是以水利工程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今年,该村又将新建董家排涝站,预算投资为95万元,目前规划设计方案已完成,即将进行招标。

  【家园建设变美居】

  “美丽家园”建设是实现农村“美居”的重要载体。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工作中,朗霞街道各部门、各企业积极联动,加大“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两路两侧”等重点工作的力度。

  今年,天华村与外地一家旅游集团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致力于打造江南最美旅游特色村。目前,“天华八景”已完成了天华老街、符氏宗祠、旅游文化长廊和央视演播室等景点的建设工作,其余景点正在加紧施工之中。

  天华村还高起点规划、精心打造了1000亩的集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项目,主要有蜜梨基地、葡萄基地、水蜜桃基地、红心猕猴桃基地、文旦基地和花海等。此外,该村中心区域涉及600余户村民的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彻底改变了以往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直排现象。

  在文化建设上,新新村今年投入50多万元对马家祠堂进行了改造,该工程于7月份完工,目前已处于项目审计阶段。该村陆续投入了20多万元,为群众增添了业余广场舞蹈的灯光、音响等设备。此外,该村预算投资约1000万元的村文化礼堂建设项目,预计今年底可以开工,项目建设内容涉及家园馆、文体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