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自主研制的榨菜收割机 |
|
农用无人植保飞机 |
近年来,我市以全面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为目标,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让农民种田告别了“三弯腰”;农业特色产业领域农机的推广普及,降低了特色产业用工成本,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幅提高了农机利用率,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智慧农机”建设方兴未艾。目前,市农业局制定出台《宁波市农业领域“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农机部门将以“机器换人”为引领,把更多先进农机、智能化农业设施设备引入农业生产,到2020年,全市预计新增各类农机装备3万台(套),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2~3个、示范乡镇(园区)15~20个、示范基地50个左右,农业各产业、产业各环节机械化、设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我市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本报记者 徐 欣 通讯员 邵 滢 图片提供 市农机总站 粮食全程机械化: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作为一种高效的植保机械化作业方式,近年来,我市引进了30多架农用无人植保飞机,省工节本明显,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已实现粮食机械化耕作、收获的基础上,我市农机部门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穴直播等机械化栽植技术和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进一步提升机械化高效植保和秸秆机械化处理水平,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由2007年的4.4万亩增长到2015年的72.5万亩,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88.5%,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目前,我市粮食烘干机械达到1143台,批次烘干能力约14510吨位,列全省第一。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彻底改变了我市粮食生产方式,为减少农业务工人员、缩短收种农时、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及粮食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特色产业机械化: 提升产业竞争力 位于余姚泗门的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117万元的毛豆收摘机械和1台无人植保小飞机,毛豆收摘机每日采收30亩,可抵用工100人,大大提高毛豆采摘速度。无人植保小飞机一天可喷洒农药100亩以上,极大地提升了植保效率。 在慈溪横河镇茶叶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慈溪市万景汇茶叶专业合作社为茶农提供集植保、茶叶初加工、机械维修、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农机服务。位于横河镇的慈溪市级茶叶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内配备了茶叶采茶机、修剪机、杀青机、揉捻机、摇青机、提香机等设备135台(组),构成仅需1~2人操作的针形茶茶叶加工流水生产线2条,单线日最高产茶量可达1500斤,产量较人工处理增加50%,可减少用工人数80%。 以鲜大豆收割机、榨菜收割机为代表,我市正加快实现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等生产关键环节作业机械化。 农业设施化: 大幅提升生产经营效益 设施农业究竟能为农业效益带来怎样的提高?拥有1200亩露天农田和100亩大棚的慈溪市坎墩玉兰果蔬农场主胡信炎再清楚不过了。依靠种植反季节蔬菜打“时间差”,他的大棚早早得到了食品加工厂的订单“铁饭碗”,蔬菜的亩均产值也从露天的2000多元猛涨至7500元。除了订单农业,农场还种植了草莓、小番茄等休闲观光类水果,像许多拥有大棚的农场主一样,胡信炎已经开始瞄准下一个市场:休闲观光采摘农业。 农机部门还大力推广设施农业配套机具,让部分菜农和草莓种植大户告别了弯腰之苦。“现在用上大棚微耕机后,省工又省力,菜农种菜方便多了。”奉化江口街道蔬菜种植大户任常宏一边驾驶微耕机在3000多平方米的连栋大棚里轻松地翻耕土地,一边喜滋滋地告诉笔者。过去,尚田镇草莓种植户也为翻耕大棚土地而犯愁,如今用上大棚微耕机后,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据不完全统计,仅奉化就有6000余亩蔬菜、草莓等设施大棚的土地翻耕采用了微耕机。 我市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尤其需要大力发展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技术、高品质的设施农业。从2010年开始,经农业部、财政部同意,我市作为试点将设施农业建设纳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并积极推广设施农业配套机具,成效十分明显,促进了蔬菜、葡萄、草莓等产业连片种植和猕猴桃、夏季柑橘、兰花、百合花等名特优产品的发展,也促进了特色种养业、加工销售业和休闲观光业的发展。 作业服务社会化: 大幅提高农机利用率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目前,我市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98家,全市平均每个乡镇农机合作社达到3.3个,居全国前列。“春耕”“双夏”等重点农时季节,服务组织作业服务面积占总作业面积80%以上。“无论是发展数量、服务水平还是服务效益,宁波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都位列全省第一。”市农机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现阶段,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已从数量增长的阶段进入质量提升的阶段,经营服务面积5000亩以上的达到118家。率先在全省创建了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已成立7家,今年计划再创建7家。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将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有效整合,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主体法人化、服务社会化、生产标准化、产业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并成倍地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例如,余姚田螺山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平均单机服务面积1027亩,是原合作社时期的单机作业量214亩的4.8倍。 此外,农机部门还加快集服务组织规范化、技术推广培训中心、服务维修中心、烘干加工中心为一体的“一化三中心”区域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突破。目前全市已建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共100多家、区域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4家。 设施智能化: 农业信息化方兴未艾 在奉化,华厦现代农业研究所在大棚里安装降温降湿设施,一遇高温,大棚里的湿帘风机等降温设施很好地发挥了作用。自动化喷滴灌均匀地滋润着铁皮石斛组培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绿苑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大棚蔬菜育苗中心安装了智能化光伏系统等,实行全程环境控制。锦啸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育秧中心,实行立体式育秧,温度、湿度全部实行自动化控制,效果不错。 在信息化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成为宁波发展现代农业的下一个突破口。下步,我市将积极引导“互联网+农机”发展,从农机化生产、经营、管理、服务4个领域,加快我市农机信息化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