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宪民 |
|
孙在学(韩) |
|
乌苏拉·瓦恩科(德) |
|
曹家齐 |
|
王结华 |
记 者 林 海 通讯员 刘玉婷 赵锡 林国聪 图片由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活动中,与会专家通过历史研究、考古发掘、文化分析等专业角度,深入剖析了世界范围内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形成了颇为丰富的学术成果:既有对港城互动关系的宏观架构,也有对单一港口、单个遗址的微观考察;既有对海交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也有对港城体系研究、港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探讨;既有科技考古实际运用的解剖实例,又有典型考古发掘的类型分析;既有港城文化概念的重新构建,也有港城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实现了思想的碰撞,迸发出观念的火花。期间,14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应邀作专题报告,内容涉及港城关系、港城文化、港口考古、“海丝”新观等方面,现选取其中7位学者的发言,摘要登录如下: 10月20日至21日,作为“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宁波活动年”和第4届宁波“港口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北仑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承办的首届“港通天下”国际港口文化论坛暨“行舟致远”国际航海论坛2016年会在北仑春晓隆重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马卫光,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赵惠峰,北仑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劲,北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陆亚芬等领导出席论坛。来自中、日、韩、法、德、英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60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历史视野下的港城互动”为主题,就港城关系、港城文化、港口考古、“海丝”新观等热点课题展开研讨交流。 在论坛开幕式上,北仑区委书记马卫光表示,宁波“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发展特征是对“港城互动”发展规律的典型诠释。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作为“港口经济圈”核心发展区块的北仑,正着力建设吞吐规模大、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世界一流强港,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临港产业,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实现产业与城市更新、文化与形象塑造、“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希望与会专家贡献智慧力量,形成学术成果,为现代港口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借鉴和历史的依据。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赵惠峰表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在国家“一带一路”和浙江“港口经济圈”发展战略中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港通天下”国际港口文化论坛的创办,既是对历史文脉的一种积极探索与传承,也是对当今形势的一种主动对接与呼应。相信通过与会专家的思想碰撞,一定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宁波的海洋文明与港口文化,也会对“一带一路”战略、“港口经济圈”建设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提供学术支撑。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认为,中国港口博物馆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的落成开放和高效运作,成为近年来浙江文博事业建设和海洋文化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标志之一。本次论坛搭建了一个探讨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对提高港口城市的文化凝聚力与辐射力,促进各港口城市的持续发展与交流合作具有重要作用,是浙江以文化的角度融入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希望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促进港口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明献计献策、添砖加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指出,首届“港通天下”国际港口文化论坛是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建设海洋强国时代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海港是古代人类面向海洋世界的窗口,也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枢纽。时至今日,包括宁波在内的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海港城市仍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景观,为我们了解中外交流史和海洋文明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值得关注。考订港口型城市的历史脉络,追寻港口型城市的发展历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港通天下”国际港口文化论坛的创办和首届论坛的举办,为中外学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术平台和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姜 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人们借助季风与洋流等自然条件,利用传统航海技术开展东西方交流的海上通道,也是东西方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相互传输的纽带。“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古典时代风帆贸易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主要包括港口、沉船与贸易品等相关遗迹,尤以海港遗址最具代表性,其核心遗产包括海洋贸易管理机构、航运设施、海洋贸易与生产场所、海事与宗教祭祀设施、沉船与船厂遗址、外交馆驿等。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以泉州、广州、宁波和南京港作为代表的港口遗址,充分体现了海港模式的城市特点和多元文化的遗产景观。 孙在学(Son Jae Hak)(韩国国立海事博物馆/馆长/博士) 新时代,每一个港口城市都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和机遇。经营有方的港口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由环境、土地使用以及交通拥堵引起的不利影响。要实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港口的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多元化发展,与周边港口合作,并大量应用政策工具提升港口城市绩效。当今海港城市的发展受环境和战略影响,不断转换角色,发挥着复杂的功能。海港再开发是城市改造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项目,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规划时期就应考虑海港和城市再开发的功能优化。从海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说,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责任,国企和民企都要参与其中,其他如商业发展、公民意识、领导能力也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超级港口和智慧城市是未来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孟宪民(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原司长) 古即墨城(现代港城青岛的前身)是古代著名的海港城市之一,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为包括宁波在内的港口型城市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古代即墨港的一个特点是深入内河出海口。战国时代的即墨城,临沽河,出胶州湾,是海陆交通、枢纽发达的商贸城市。隋文帝开皇十六年所建的即墨故县城,也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见证了隋文帝的两项历史贡献:开拓海洋和推行城市建设标准化。两个不同时代即墨古城的研究,引出港口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时空与人的关系。考察港城体系的时空与人,需采用文献学、实地调查、考古发掘、历史模型等方法。更关键的是,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曹家齐(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 迄今为止的唐宋海上交通史研究,在中日两国学者多年耕耘下,成绩斐然。然而,因史料局限、研究视野狭隘,唐宋交通史,特别是海上交通史研究存在不足,如其影响不如同时期政治史、制度史研究,成果数量也不如明清以后的同类型研究。唐宋海上交通史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当在于新议题的生发。在符合学理的前提下,从史料因成、现实启示、议题延展和理论影响诸渠道来探寻史学研究的新议题。基础工作是扩大史料来源,发掘史料新意义,充分利用水下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资料。此外,还需连接不同议题,引发对更多史料的解读与利用,将海外交通史置于整个世界历史中考量,以此开阔研究视野,促发新议题的提出。 乌苏拉·瓦恩科(Ursula Warnke)(德国国立海事博物馆/馆长/博士) 海港作为水陆及海陆的独特接口,既服务航运,又是物流终端。海港也是生态、物流、经济、社会等子系统相互重叠和影响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应采用跨学科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地形与环境条件是海港建设的重要参数,其变化促使海港在运作中做出相应的技术资源调整,不然,有可能导致海港的衰退甚至被废弃。在维京时期或中世纪,北欧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临时性港口贸易点,曾发挥过巨大的经济作用,现在则仅保留有水下港口遗迹,可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行考古勘探。港口城市的文化遗产以港口为参考点,涵盖海洋遗产、建筑环境遗产等无形和有形元素。港口城市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因此在城市的空间设计、结构转型中应充分考虑文化遗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因素。 王结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的宁波,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一处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在两千多年的港城发展进程中,宁波的城市经历了从句章故城到明州古城再到今日宁波的历史嬗变,宁波的港口也相应经历了从余姚江时代到三江口时代再到海港时代的华丽转身。历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句章故城与句章古港乃是宁波最早的城邑与港口;东晋末年,句章故城因战争被废弃,古句章县治迁至今宁波市区西门口一带,句章古港主体也在随后迁至今宁波市区三江口一带;历史上的宁波港城之变迁,与地方志书记载中的宋时小溪镇(今鄞江镇一带)并无直接的联系;唐代开元二十六年,明州在今宁波市区设立后,宁波港、城逐步崛起,并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型城市之一。 冯毅(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 港口与城市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选址看,两者具有高度的伴生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依托日益成熟的港口交通运输体系,成熟的城市体系又会极大促进港口基本功能的不断形成和完善。从宏观发展历程看,两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主要表现为城市规模与城市功能变化和港口规模与功能变化的高度吻合,以及同时期城市群和港口群的高度重合。从著名港口城市个案看,两者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只有港城良性互动,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在港、城关系的研究中,既要关注那些历史上一脉相传至今的著名港口城市和历史上曾经辉煌,但现在港口功能已经大为减弱的港口城市,也要关注那些曾经做过港口,而现今已无港口存在的城市;既要关注一段时期内的港城互动,又要纵观古今地观察。唯有这样才能得出全面的认识,为现今提供有益的借鉴。 “港通天下”国际港口文化论坛的创办,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主动对接浙江、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又一重要文化举措。论坛长期落户宁波,计划四年举办一届,将致力于打造高端化、国际化、开放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以期提升港城宁波的文化凝聚力、影响力与辐射力,并促进国内外各港口城市的持续发展和交流合作。 论坛期间,作为承办方之一的中国港口博物馆还与德国国立海事博物馆和韩国国立海事博物馆达成了共建友好博物馆的意向,成为本次论坛活动的一个意外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