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的梨洲文献馆设在余姚龙泉山的中天阁 |
|
古籍普查过程中,文保人员为古籍装上护夹
|
|
原本只能实地查阅的古籍,如今可轻松上网浏览 |
|
余姚素有“文献名邦”美誉 |
方其军 文/摄 “江南望族的生长图景是怎样的?与地域水土的关联在哪里?作为北方省份的作者,我很想对此有所了解,以作为写作的资料储备。但是,平常又没有集中的时间去南方城市或大型图书馆查找资料。”陕西安康籍的散文作家陈文芳在微信朋友圈说,“偶然,在网上看到梨洲文献馆平台,点进去看,发现有一系列的南方家谱,还有诸多古代文人著作,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瞬间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收获感。” 梨洲文献馆古籍资源库查阅平台(http://www.lzwxg.cn),是由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创设的古籍数字化网络共享载体,目前,处于一边提供查阅服务、一边补充完善的状态。现已上传古籍44部,计180册。更多古籍还在不断翻拍、上传中,预计最终将成为收纳上千部古籍的数字化书库。据有关人员介绍,由县(市)文物保护部门提供,不设门槛、纯粹公益的“互联网+古籍”服务做法,在省内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相当罕见。 作为实体的梨洲文献馆,曾经是真实存在过的,它在传承余姚文脉方面担当过重要角色。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机构更替,梨洲文献馆逐渐卸下了历史使命,淡出民众的视线。而如今,在“互联网+”形势下,另一种形式的梨洲文献馆应运而生。仰仗“互联网+古籍”技术利用,梨洲文献馆得以数字化复活。 梨洲文献馆舍 前尘眷恋,旧梦余温 长久以来,不少人或许会纳闷一件事:在许多资料上常常会看到某本书、某幅画被注明收藏于梨洲文献馆,那么,梨洲文献馆实体到底在哪里呢?普通市民确实不得而知。余姚市文保所所长李安军介绍称,余姚的第一藏书楼是位于梁弄镇的五桂楼,而第二藏书楼就是梨洲文献馆。梨洲文献馆虽然比五桂楼要“年轻”得多,但是,在挽救历史文脉上,作用却不容小觑。梨洲文献馆曾经设在余姚龙泉山上的中天阁,由德高望重的姜枝先先生创办,并兼任馆长。 姜枝先是何许人?姜枝先(1902年—1993年),字凤书,号昌后,余姚城东通德乡姜家渡村(现属梨洲街道)人,著名爱国进步人士,为余姚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过积极的作为与贡献,余姚市政协文史委曾专门为其汇编《姜枝先文集》存世。解放初期,有大量散落的图书文物经有心人搜集,堆放于余姚县人代会党委会的办公室中,逐渐至“堆积若丘陵”的程度。杜天糜、邵之炳、仇庆冠、姜枝先等有识之士见此情形,极力倡导成立一个图书馆,以使这些图书文物有一个良好的去处。有人提议,这个图书馆以黄梨洲先生之名命名,用以集中存放图书文物。 1954年2月,浙江省文管会批示“准许设立梨洲文献馆”,余姚县人民政府指定龙山书院旧址中天阁为馆址(现又称“王阳明讲学处”),姜枝先出任馆长。经过募集经费、修葺房屋,同年底,中天阁作为梨洲文献馆馆舍已然整饬清爽,重拾书院风采。于是,所有图书文物搬运上山。据统计,当时馆藏书籍数以万计,名家字画300余幅。梨洲文献馆成立后,先后出版了一些刊物。然而,在“文革”期间,此处受到重大冲击。当时,红卫兵数次逼迫姜枝先交出馆舍钥匙,但他没有妥协。因为他的坚持,大量珍品逃过劫难,其中,就有王阳明的真迹《寓赣州上海日翁手札》。 1959年,因机构调整,梨洲文献馆的所有文物藏书移交给余姚县博物馆,职能改为县博物馆历史部。1962年,余姚县博物馆撤销,所有业务归余姚县文化馆接办,梨洲文献馆名义上仍继续保留。至此,梨洲文献馆几乎走向名存实亡。1990年,梨洲文献馆中的陶器从中天阁搬入余姚县文保所库房。1998年11月,梨洲文献馆的书籍也被搬入余姚市文保所库房。 在此后漫漫的一二十年间,梨洲文献馆基本处于若有似无的状态。2010年冬,原由梨洲文献馆所藏的文物图书,全部搬入保管条件更好的余姚博物馆古籍库房。至此,梨洲文献馆成了存在于人们口中的传说。然而,不少有识之士还是殷殷惦念“梨洲文献馆”这块金字招牌,盼望着哪一天可以重新启用。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这一愿望的实现出现了另一种可能。世事有巧合,而这种巧合,或许就可以称为缘分。在梨洲文献馆成为“传说”后仅一两年,2012年3月,依据上级统一部署,余姚市文保所全面启动、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此项工作,所依据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浙江省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确定要为境内的每一部古籍办理一张“身份证”,当时预计在2015年12月基本完成。 许多人意识到,这将为穿透时光迷雾、重拾“梨洲文献馆”的书香,带来良好的契机与条件。余姚籍著名作家、《河姆渡文化探原》作者陈忠来在听闻古籍普查和数字化处理的消息后,在一个清晨特意登临龙泉山,感慨地说:“叩开中天阁的门扉,缓缓跨进门槛,似乎还能感受到那种前尘的眷恋与旧梦的余温。而在许多读书人的心里,这种眷恋与余温聚积而成的,或许就是对于相应新生事物的呼唤。” 古籍普查行动 博采精藏,细数家珍 为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余姚市文保所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4月,该所向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申报《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古籍普查》项目,组建普查队伍,制定《馆藏古籍普查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步骤目标。同时,自筹部分经费,添置专业设备,如古籍翻拍台、色卡标尺、相机等专业工具及参考工具书。 2012年10月上旬,余姚市文保所积极提出申报“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预期的数字化应用提供更为扎实的系统化基础。同年10月26日,由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成立考察组,对余姚市文保所古籍库实地考察,得到了申报与评选资格的确定认可。 2013年,余姚市文保所当年即完成8050册古籍普查登记。在普查过程中,及时发现提升空间,改进工作方法,比如普查小组探索出采取信息著录与书影拍摄、标签制作流水操作法,提高工作效率。同年11月,该所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阶段性的普查成果,与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合作举办“姚江家谱展”,社会反响良好。一时间,咨询和捐赠家谱的热心市民络绎不绝。就在这一年,《黄梨洲先生宋元学案元孙稺圭校补稿》《(乾隆)余姚志》《书瘾楼文稿》等12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紧接着,馆藏《黄梨洲先生年谱稿》《月峰先生居业次编》等22部古籍申报第二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 此刻,那些在处理过程中的数字化古籍,亟待有一个清爽而雅致的专门去处。文物保护部门最初的意念更为强烈和明确了———不如建立一个网上的“梨洲文献馆”,不仅用于保存与维护数字化古籍,而且还不设任何限制地面向公众开放,免费阅读,充分体现公益价值与社会意义。 “这样一来,我们所做的就更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了。”余姚市文保所有关负责人称:“如果仅仅只是保护,而未予利用,相当于一座未被开采的矿山,其矿物质成分如何,得不到时间检验与民众鉴定,谁能肯定地说那是财富呢?” 网络共享应用 彰显形象,实效惠民 2015年10月,辛勤的耕耘迎来了收获季节。余姚市文保所提前完成古籍普查采集和一审工作,向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上传数据2496条,共普查古籍3120部、34009册。而这些数据已全部通过本级一审,其中780条数据已通过省古籍保护中心二审。这意味着余姚市文保所主持开展的古籍普查以圆满的姿态谢幕。 经过普查,基本掌握古籍收藏数量、保存状况及地方文献收藏等基本内容,对馆藏古籍的基本信息即古籍数据标识号、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分类、定级、书影、破损情况及古籍库房环境和管理状况等,进行逐项登记,进一步完善《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馆藏古籍目录》,为每一部古籍制作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目前,在余姚市文保所已然掌握的古籍中,可确定版本时间最早的是《鲍氏国策十卷》(明嘉靖七年影宋刻本,2册)一书。更值得一提的是,因成果丰硕,省级相关部门还在该所成立了浙江省古籍修复站。 普查与保护成果摆在眼前,紧接着,就是解决如何利用的问题。原先存在于概念与意向中的“梨洲文献馆”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很快就摆上议事日程。有关负责人说,“网络上,没有现成的‘中天阁’,得新建一座典籍藏量可观的互联网‘梨世文献馆’,我们做好了任重道远的心理准备。” 今年年初,在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支持下,余姚市文保所正式启动馆藏古籍数字化共享工程。承担具体建设任务的余姚市文保所所长助理谢向杰说:“以古籍拍摄、书影加工和整理上传等环节来说,首先要把控避免错页上传,否则会误导外行读者,也会失信内行读者。另外,如果书页清晰度、美观感不够,必然影响读者的阅验体验,也需要有效提升和改进。” 这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在为时半年有余的系统开发、内部测试、修改完善等一系列流程后,今年7月下旬,梨洲文献馆古籍资源库查阅平台进入公测试运营阶段。呈现在网民面前的网站首页,顶头即是纲举目张式的沙孟海手迹“梨洲文献馆”,或深或浅地隐约衬以排排书架;主体页面为浅黄底色,一本本古籍赫然在目,可直接点击阅读。整体风格简约、典雅,操作模式简易、便捷。余姚画家章航凯因查找古籍资料登录该平台,浏览后表示:“首页似乎就是一个书房,主体面页呈现的是一个书架,来访者可方便取书阅读。” “梨洲文献馆”资源库平台主要收录馆藏族谱、志书、珍贵古籍、姚江名人著作,读者可通过在线检索及全文阅览电子版古籍。主体页面简单地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热门古籍”,另一个是“新增古籍”,分别有点击“更多”的设置。在最初公测阶段,上传族谱类和姚江名人著作类古籍27部,不断有更新增加,目前已达到44部180册。有关负责人称:“以数字化为依托,我们制作成熟一部就上传一部,这是灵活敞开的,没有时限制约。但,我们着力保证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常在线下一天能够完成接近两百页的古籍书影加工处理。从现在起,更新古籍类型优先考虑家谱,然后是名人著作、珍贵古籍,最后是志书。” 《四门谢氏二房谱》《倪文正公遗稿》《国朝姚江诗存》……原先可能需要颇费周折才能查阅到的古籍,现在只要上网轻松点击鼠标就能整书通读,这是“互联网+”的福利。此举有效地解决了古籍保存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既能让读者便捷高效地研究利用古籍,又可降低实物借阅量,确保古籍的维护和安全。 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朱月芬说:“余姚是历史文化名城,梨洲文献馆的数字化复活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优化了文化品质,更为关键的是,在用途上确能体现惠民实效。” 文献名邦的 “互联网+”宣扬 梨洲文献馆古籍资源库查阅平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了。只要在地址栏输入网址即可轻松饱览余姚丰富的古代著作。平台免费开放,从实际用途而言,能为人们查阅资料提供极大便利;从文化传播角度而言,能充分彰显余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光彩。毫无疑问,这是经由“互联网+”实现的文化惠民项目,是对余姚作为“文献名邦”的有力佐证和宣扬。 相对于历史形象来说,如今的余姚在时代感上更为鲜明。这可能会给人一种误解,以为余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许有所萎缩。尽管境内拥有20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点,毕竟,不是每一位观察者会走遍余姚山水踏访每一处古迹,而原先深藏于库房的古代典籍,大多数人更是难以接触。人们担心,作为文献名邦的余姚是不是跟其他城市一样类型化、扁平化了? 然而,梨洲文献馆古籍资源库查阅平台的出现,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余姚是有个性特征的,其历史内涵是昂扬的。平台所呈现的数字化古籍,可以与库房里货真价实的历史原版一本本、一页页地相对应。那些值得细嚼的厚实、活泛的古籍留存,是一种文脉承续的象征。当年,梨洲文献馆的馆舍设在龙泉山的中天阁,那里是龙山书院旧址,也是王阳明讲学处。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思想家中,跟余姚有关联的有两位,即王阳明、黄梨洲。而两者的文化余味,因一批文献的归宿,而远隔着时空机缘巧合地叠加在一起了。 因机构变更等情况,那些文献有过转移,然而,再怎么变动都无法脱离曾珍藏于梨洲文献馆也就是中天阁即王阳明讲学处这个事实,也就无法脱离王阳明、黄梨洲两位先哲的精神投射。现在,这批文献被搬到了互联网上,也就寓示着蕴含家乡先哲文化余味的深厚文脉,在信息时代的光照四方。(方其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