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可移动文物有了“身份证”

  本报讯(海曙记者站朱尹莹)清乾隆十六年苏州府刘V造金砖,用篆、隶、草、楷四种书体所书的清刻本《千字文》……前天,当市民在张苍水故居观看“海曙珍藏——— 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图片展”时,忍不住感叹:原来我们海曙还有这些宝贝……  

  海曙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自唐长庆元年始建以来,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文物遗存珍贵。历时3年多的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经过普查登记以及专家的筛选认定,最终确认了134件国有文物藏品登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平台。

  这些藏品中不乏极具收藏、研究价值的器物。在翰香小学的校史陈列馆,有一本不起眼的线装小册子已经静静等待了很久。普查员许菲敏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在翰香小学看到各类民国时期的课本和工具书有37本,最吸引他们的是民国版的《新增绘图幼学故事琼林》,而灰色封面的线装小册子《四体千字文》显得毫不起眼。“通过‘天一阁’专家们的鉴定后才知道原来《四体千字文》是清刻本。关于刻本知识,专家们还告诉我们,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为中国古代刻书事业的三大系统。”许菲敏说,随着普查工作的推进,不断有文物被发现。 

  在海曙区文物管理所里,收藏了一块清代乾隆年间的“金砖”。金砖是皇家的专用品,却被在国家级文保单位林宅中发现。“为什么在林宅能挖出这块金砖?那林宅的主人是否官高爵显,据方志上的说法,林宅的主人只是当地的乡绅。为何这块金砖又随随便便扔在泥土里了呢,是故意埋下去的,还是随手扔的?”普查员章之润心中有这个疑问,等待解开。 

  据悉,此次图片展从10月26日持续至11月10日,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前去观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