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给你36公里坦途 你许我百年青春

———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量破亿之际

  昨天上午,第1亿辆车驶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车主郑先生得到了大桥发展公司赠送的鲜花
  大桥风障清洗
  监控中心
  南岸服务区一角

  本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冯微红 沈翔

  本版图片由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提供

  一座百年大桥,她诞生时就因“世界级工程”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诸多奇迹。

  2008年5月1日,历时4年多建设、全长36公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她也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

  通车8年多来,杭州湾跨海大桥如一位守望的亲人,用她36公里的身躯,迎着海上朝阳伴着夜间海风,为来来往往的车辆架起坦途。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昨天10时58分,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量达到1亿辆次。

  百年大桥,需要百年的眼光用心守护、真心服务,杭州湾跨海大桥自通车后,全体大桥人就开始了养护、安保和服务的百年征程。

  养护

  细水长流,孜孜不倦

  一件事情做好一年不算什么,但一件事情能连续八年都做好,实属不易。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全省高速公路养护考核中,连续八年获得第一。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世界级的桥梁工程,设计寿命为100年,基于桥梁全寿命的设计管养理念,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以桥为本”的新服务观念,坚持“一流大桥,一流养护”目标,努力构筑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努力为社会营造“车在桥上行,人在画中游”的高速公路运输环境。

  大桥人养桥,就如同中医养身,重点在“防”。大桥有一套完善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在百年服役期内及时“感知桥梁”,尽早发现运营中桥梁结构自身及行车所面临的危险,检测桥梁的结构使用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在桥梁结构危险处于萌芽阶段就能发出警示,降低桥梁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概率。从每年的测评结果来看,大桥整体技术状况良好,全线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都达到一类。

  安全

  设施完善,畅通有序

  出行在外,最重安全。大桥人的使命之一就是守护安全。投入运营后,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以“安全畅通 和谐高效”为目标,有效整合高速交警、海事、消防、路政、巡特警等监管力量和业主公司及养管经营队伍,不断超越自我,勇创一流。

  大桥管理局制定了1项总体预案和22项专项预案组成的应急预案体系,并通过专家评审。每年还会根据大桥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评估,并定期组织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经常性地开展模拟和实战演练,及时分析总结演练和实际处置中的经验教训。大桥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去年,国内首个大规模高速公路区段智能化事故防控系统在大桥投用,可实时记录车辆逆行、违章停车、缓慢行驶、洒落物、行人等异常交通事件,并自动报警,实现对事故进行有效防控,大大提升大桥事故预防水平。

  服务

  贴心暖心,温馨家园

  今年年初,大桥南岸服务区成功获评全省首个、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五星级高速公路服务区。

  去年,北岸服务区被评为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南岸服务区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区、全省“100个最美示范窗口”。

  自2012年起,大桥发展公司就着手打造星级服务区。特色服务是大桥服务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体现。南岸服务区,绿化中庭、花园池塘、特色长廊相互穿插,置身其中犹如来到旅游度假景区。我省首个高速公路房车基地就座落在南岸服务区,可同时为10辆房车提供补给,还配有“小木屋”客房,里面空调、彩电、双床、桌子、卫生间一应俱全,卧于木屋之中,白天可观赏蓝天,夜晚可观星辰。

  大桥北岸服务区,物品丰富,满足消费者各类需求,俨然是现代大型综合体服务休闲中心。杭州味道等各类小吃、新秀丽等各类品牌产品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和购买到。

  大桥中间,宁波地标式建筑之一、独特的海上观景平台海天一洲,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公路科普教育基地”,我市首批“国际交流示范基地”。

  杭州湾跨海大桥,感谢曾经的建设者们,感谢大桥人栉风沐雨,感谢为了大桥和车辆安全日夜守护着她的人们,感谢让大桥更美的服务者们--他们如螺丝钉一般夯实着大桥,也筑起了杭州湾上的坦途。

  王金权  大桥养护的“螺丝钉”

  “他呀,不在桥上,就在去大桥的路上。”几次在办公室里找不到王金权,同事们都这样告诉记者。

  长年迎着海上强烈的紫外线和凌厉的海风,大桥发展公司技术养护部王金权的脸成了“自然黑”,平时并不太多话语的他,讲起大桥上的哪怕一颗螺丝、一片风档,都能如数家珍。

  从2008年进入公司以来,王金权兢兢业业带领大桥养护团队爬索塔、钻箱梁,走遍大桥角角落落,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大桥养护工作实现了从摸索到逐渐完善的转变。

  为及时、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王金权总是以身作则,带头加班加点;为了获取养护项目第一手资料,他常常深入一线,不管是烈日还是寒冬,往往在桥上一待就是一整天。在海上、箱梁、主塔、桥面等所有能到达的地方都有他的足迹。统计显示,王金权带领他的团队每年对大桥日常巡查及专项检查达2500余次,相当于平均每天7次。

  杭州湾跨海大桥应用了世界上多项最前沿的技术,科技含量较高,王金权深知,大桥的养护成效对世界上同类桥梁具有借鉴意义。在日常工作的同时,他不忘创新和研究,积极推进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其中多个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

  “养护工作是大桥健康运营的基础,希望通过整个团队的决策、管理和辛勤劳动,保持大桥的良好性能和使用状况。”王金权说。

  吴承隆  大桥安全的“监控器”

  “大桥通车8年,印象最深的还是刚通车第二天。”说起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安全监控,大桥发展公司营运监控部吴承隆记忆犹新,这段经历对他而言不仅奠定了今后工作的基础,而且为后来落实国家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通行、做好安全监控打好了“前战”。

  2008年5月1日晚23:58分,杭州湾跨海大桥顺利通车。“大桥通车第二天,车流量达到8.2万辆,这个数字几乎保持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吴承隆介绍,因为是大桥刚开通,很多人都是来看“七彩大桥”、“桥上观光”,违规停车、车速过慢等现象时有发生。

  当时桥面上180个摄像头和监控室里40多个监视器,成为监控中心16名同志的主阵地;除了紧紧盯住电脑屏幕,一旦发现情况,还需要随时与交警、路政、养护、施救协调,并通过广播、对讲系统向大桥传递警示。从5月1日早上开始,吴承隆和同事们一起,每天几乎只有两三小时的合眼,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天。

  在处理日常工作的同时,吴承隆也在积极探索大桥运营智能化的建设工作。2009年,大桥发展公司提出数字化大桥建设,将事故的事后处置提前到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在此思路下,吴承隆结合工作实际,从多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事故预警的技术,研究并组织建设了国内高速公路最长距离的交通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使大桥万车事故率较投用前下降了38.3%,监控事件发现率从原有的70%提高到了90%。

  邬贤明  南岸服务区“创星”人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或指导保安引导车辆,或查看服务区卫生,或检查服务区新建的设备设施……他总是一丝不苟,也总是风尘仆仆,他就是大桥发展公司服务管理部邬贤明。

  大桥南岸服务区是全国首个高速公路五星级服务区,邬贤明正是南岸服务区的“创星人”,大家更喜欢称他为服务区的“暖男”。

  邬贤明谈到“厕所文化”时说:“服务区最早也是最基础的功能便是提供厕所,十个进服务区的人,八个以上都会使用卫生间。如果把厕所建设、管理好了,服务区的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在大桥南岸服务区改建过程中,改建方案就进行了6次讨论,邬贤明全程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设计方案。

  除了对服务区建设改造的创新,邬贤明用管理创新引领服务升级,如服务区对超市商铺的方便面、矿泉水等36种顾客关注度较高的大众商品实行“同城同价”,对保安和保洁“两保”服务从经营商中收回等。

  在收回“两保”后,邬贤明的任务又重了一些。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跟着保安巡逻,维持停车秩序。看到一辆危化品车辆停在普通停车位,他赶紧跑过去,跟正要下车的司机解释,让他按照前方的导示牌停到规定的区域。“邬经理很重视安保这块工作。不仅是白天会跟着看,有时候晚上也会搞突击检查。晚上八点、十点、十二点……他每隔两个小时就会跟着保安夜巡。”一旁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解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