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在服务地方中彰显魅力

———写在宁波大学建校三十周年暨三校合并二十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张芝萍 游玉增

  

  奔流的甬江畔,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宁波大学已从最初“一个缀在大片农田上的小小校园”,发展到如今占地2700多亩、专业涵盖11大门类的省部市共建大学和中国百强高校。

  奔流的甬江,讲述着这所以宁波城市命名的大学与城市共兴共荣的发展之路。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类文明的两大标志———城市和大学已紧密相连:城市为大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大学则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学的价值在于服务地方的贡献度、契合度有多大、多重、多紧。地处中国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宁波,给宁波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宁波大学回报给这座城市的是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宁波大学党委书记郭华巍在接受采访时说。

  30年栉风沐雨,30年春华秋实。这所伴着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大学,始终把服务地方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一所应城市需求而生的大学

  顺着历史的河流上溯,那是1984年早春三月,宁波被列入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就在这一年,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凭借宁波港和“宁波帮”两大优势,宁波从一座商埠小城一跃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有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来支撑。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宁波大学应运而生。著名“宁波帮”人士、世界船王包玉刚慷慨捐资,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宁波人圆了期盼已久的大学梦!

  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宁波城市需求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宁波大学针对宁波定位,持续思考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怎样与城市共融。城市需求层级在提升,宁波大学自身发展也在转型提升。今天,宁波大学瞄准了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这是顺应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转型提升的发展需求。

  浙江正着力建设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作为海洋大市的宁波,海洋科研需求迫切。于是,宁波大学成立海洋学院,投入1亿多元建设重点学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引进学科带头人,带领学科发展。一项防撞技术成果应用在宁波象山港公路大桥、广东湛江海湾大桥等多项国防、民用工程中,有效解决了地方桥梁建设中的桥梁防船撞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重大难题;一项养殖新技术让梭子蟹产量增至普通土塘的8倍,单体筐养技术在浙江、江苏等沿海各省市普遍推广……大到防撞技术,小到梭子蟹养殖,如今助力海洋经济发展的科研项目已有数十个,为宁波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宁波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世界级、国际化的新材料科技城,宁波大学重组材料和化学工程学院、高等技术研究院,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科技创新,为城市推进新材料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材化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发的肾损伤早期诊断试剂盒,弥补了常规诊断的缺陷,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项目。

  一所服务地方发展的大学

科研论文书写在四明大地上。这种“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让宁波大学主动融入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怎样助推宁波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教授博士进企业,这是宁波大学给出的答案。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娄永江是许多企业家眼里的红人和能人。10年前,他在企业和大学间来回奔波,帮企业解决了一道又一道难题。糟香大黄鱼、五香风鳗、绿色即食海蜇丝、蝴蝶虾干、方便年糕等,这些宁波市民饭桌上的美味都是他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新品。

14个新产品带动企业每年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通过合作,他还成功开发脱脂大黄鱼,不仅解决了千吨养殖大黄鱼“卖难”问题,还在35家规模以上企业推广,形成了年加工5000吨养殖大黄鱼的新产业,年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鱼粉加工臭气冲天,频频扰民,怎么办?娄永江为象山规划设计了年产6万吨的清洁化鱼粉生产车间。

五年前,国内研发机械手水平低下,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宁波大学信息学院高级实验师俞建定与宁波一家机器人公司联合攻关。合作研发的产品从最基本的气动式控制系统,发展到回斜式、变频横走式等7种模式,最新研制的全伺服高速机械手,可进行全自动嵌件埋入注塑等高难度操作。

10余年间,宁波大学有千余人次教授、博士来到8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多样服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地方单位共建服务与合作平台8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海运学院的教师最近数年扶植孵化了40多家涉海类企业。

与此同时,宁波大学还派出一批批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欠发达乡镇和省市相关龙头企业,推进农村科技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使农业增效、农民增产。

服务地方还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近六成宁波大学毕业生、约一半研究生在宁波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根发芽。“优秀农民进高校”培训开设了数十个专业,直接培训了2000余名农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当地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培育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头人近百名,不少成长为企业老总。

2014年11月,学校与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合作共建宁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办学模式,携手培养一批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传媒产业经营人才,成为宁波大学的重点学院、教学水平省内一流并有区域影响的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4月29日,学校与宁波市委宣传部共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建设全国先进、全省领先的高水平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浙江省和宁波市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智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示范基地和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

  一所成长为城市发展引擎的大学

从服务城市发展,走向引领城市前行,这是时代对宁波大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对城市的责任所在,更是大学的光荣使命。

人口红利、制度红利,接下来什么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极点?科技创新!大学历来有地方智库的美誉,宁波大学着手让一项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四只可折叠的支撑脚,打开来就变成一个海上基因芯片实验室,能直接从海水中快速、高通量检测出多种致病菌,通过移动终端可扫描并实时上传检测结果,其中试剂盒的成本仅是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一。它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海洋环境实时监测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海洋学院教授苏秀榕的这项科研成果被一家公司买走,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基因芯片试剂盒生产车间和生产线,完成了多项细菌检测的芯片设计和中试生产。

在敞开的环境,几秒内检测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有毒有害物质,宁波大学博士闻路红团队研发的介质阻挡放电质谱离子源就有这种本事。这项成果应用很广,可应用在医学分析、机场和火车站检测、农产品分析等领域,市场前景看好,每年有四五亿元的需求。眼下,已申请了16项专利。一家高科技公司相中此成果,以无形资产作价的方式入股新组建的公司。

据教育部公布的高校获发明专利授权量榜单,宁波大学发明专利量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在去年的榜单上,宁波大学以357件发明专利列全国高校第42位。来自宁波大学的统计表明,近3年该校有21项科技成果转让,成交金额近1300万元。一项项高科技研发成果、发明专利通过作价转让、参股等形式转化为工业领域生产线上的一件件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了产业含金量。

城市的发展翻开新篇章,需要大学为它的转型、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反之,宁波发展提质、实力增强也直接促进宁波大学的发展。大学与城市在不断的良性互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实现一次次华丽转身———而今,宁波大学正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进发。

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广受社会欢迎的人才,进而服务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宁波大学将义不容辞地承担好这份重任,反过来讲这也是检验宁波大学办学成果好坏的首要标准。

蜿蜒的甬江在宁波大学南岸奔腾流淌,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宁波大学正如甬江水,与宁波血脉相连,共荣共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