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晓燕 “科学越发达,做人越疙瘩”,是一句调侃式的老话,发一点牢骚,带几分自嘲,尽显老宁波的诙谐幽默。大家知道,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部分老宁波由于年龄、观念和知识结构等关系,一时里难免有些不适应、不习惯,于是就会感到“疙瘩”。 比如,前几天笔者在市区一家超市看到,一位老太拿着几样蔬菜,在自助过秤的屏幕前嘀咕:“该咋啦?现在买眼菜也要阿拉自家称啊?我眼货是介推扳,看也看勿清爽……真道话是科学越发达,做人越疙瘩!”好在有旁边其他顾客指点,马上帮她搞定了。 应该说,老宁波嘴里的这种“疙瘩”,包括不熟悉ATM机,不放心网上银行,不习惯扫二维码等等,都不是什么克服不了的麻烦。事实上,现在许多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新花样也难不倒他们,大不了动作慢一点而已。要是实在有困难,那就请内行的儿女孙辈出马;或者像刚才那位老太一样,旁人也会帮一把的。 如果说,这种因科技发展本身带来的“疙瘩”,是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时产生的暂时麻烦,可称之为“幸福的烦恼”;那么,另有一种利用科技手段为非作歹所造成的“疙瘩”,则真正让人感到深恶痛绝、烦恼透顶! 一般说,当弄虚作假的“科技含量”较低时,人们识别比较容易,危害也较轻。举一个多年前发生在宁波市区的真实例子:某男为“节约”每天乘公交车上下班的开销,极富“创意”地用水彩笔画了一张公交月票,居然被他混过几次。但好景不长,很快就被售票员识破。这种手绘的“月票”,与如今那些科技含量极高、惟妙惟肖、几可乱真的假币相比,当然弱爆了! 现在,一些唯利是图的单位或个人,作弊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危害也越来越大。例如,为什么有“高人”往牛奶里添加尿素呢?是由于尿素的分子组成特点,能够使化验仪器看走眼,误以为它是蛋白质,于是“提高”了蛋白质含量,能卖出好价钱。试想,连化验仪器都会被骗,消费者能不上当吗? 除了人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外,近年来日益猖獗的各种电脑黑客、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其“科技含量”和“配合艺术”就更高了。媒体曾报道,清华大学一教授刚卖掉一套房子(北京的房子贵得吓死人),回家后立即接到诈骗电话,称他漏缴各种税款等等,一系列恐吓诱导,天衣无缝,结果教授一步步中计,连房款带积蓄被骗1760万! 我们几乎天天被报纸、电视和朋友圈反反复复提醒教导:如何识别“塑料大米”、“头发酱油”、“鞋底阿胶”、“纸浆肉馅”、“人造蜂蜜”、“避孕螃蟹”,等等等等;如何提防形形色色居心叵测花言巧语的江湖骗子。您说做人“疙瘩”不“疙瘩”! 可是,我们不是孙悟空,没有火眼金睛;也不是哪吒,没有三头六臂;怎能斗得过以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式李鬼和骗子呢? 那么,谁来维护我们的利益,保护我们的隐私,惩处侵犯我们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呢?无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相关的其他法律,都规定是“有关国家机关”。 “有关国家机关”既有执法权力,又有检测手段,更有法律义务。老百姓要求你们不怕“疙瘩”,尽职尽责。老百姓的愿望是,当我们上街购物的时候,无需提心吊胆,随时准备打假;当我们接到陌生电话的时候,不必严防死守,担心对方行骗。我们希望科学越发达,带给我们更多的便利,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轻松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