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体新闻·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05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伟:融合东西方艺术的舞者

  据新华社上海11月4日电(记者孙丽萍)沈伟,一人独揽美国跨领域创造性人才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和素有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尼金斯基国际编舞大奖”,在华人中绝无仅有;在北京奥运会上以现代舞《画卷》展现中国书法,惊艳世界。

  11月7日,沈伟将携《地图》与《天梯》两部作品亮相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融合东西方艺术的舞者

  创建15年的“沈伟舞蹈艺术团”是全西方成员的非营利性质的舞蹈艺术团体,曾在纽约几乎所有的剧院成功演出。

  沈伟从小学习戏曲、绘画、舞蹈,日后又留美生活与工作,接触到西方现代舞和视觉艺术,受过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冲击和浸润。但对他艺术生涯最为关键的启蒙是青少年时期,他无意中看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吸收了大量色彩与造型的灵感。

  2000年,沈伟创作的当代舞《声希》和《天梯》,在西方舞蹈界一鸣惊人,各大艺术节、艺术机构的邀约纷至沓来。

  行走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之间,沈伟开始自成一派、创意迭出。沈伟的《声希》《春之祭》受邀参演上海国际艺术节时,一票难求。“声希”取自《道德经》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东方哲学理念,舞台背景是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以神话雕塑般的姿态缓慢游弋于舞台上的舞者,构成了一幅关于人类的未来寓言。《春之祭》同样在西方经典音乐和中国水墨背景之中,跳出了非常精确的西方现代舞。时隔多年,两部作品依然令观众倾倒。

  跨界才是艺术的未来

  不仅要打通东西方,还要打通更多艺术门类的界限,这是沈伟的经验总结。事实上,他从来不将自己的舞台艺术狭窄归类为“舞蹈”,而是称之为一种“综合艺术”或是“视觉艺术”。

  沈伟不仅编舞,还为舞台背景绘画,为舞者设计服装,自己绘制舞台设计效果图。近年来,他的绘画渐趋成熟,在西方油画的形式中探索中国水墨的精神,并频繁地在西方举办展览。

  “我的观众99%是外国人。来看我们舞蹈的观众不仅有舞蹈爱好者,还有音乐人、画家,包括摇滚作曲家、作家。因为融合东西方的艺术可以给他们打开一个新的空间。人类艺术的未来就在于不断融合、跨界,打破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不妨从有趣开始……”

  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现阶段的沈伟,对东西方艺术的思考更为深入。

  沈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像西方文艺复兴一样伟大的美和价值观,可以影响、造福全人类,今天的中国艺术家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东方哲学、美学、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提炼出来,把它们带到国际舞台上。

  对当下中外艺术创作,沈伟也有自己的观察。他发现,国内艺术界往往认为西方、尤其美国文化艺术更有创造力。“国内能看到的很多西方艺术作品,是经过选拔的好作品,实际上你如果住在纽约,一年也只能看到寥寥几个好的作品,有些甚至糟糕得很可怕。可是不要紧,西方的氛围允许各种尝试。我们可以设法找到好玩、有趣的东西,不断尝试,去打动人心。只有当整个中国艺术的创造性空间越来越大,才会出现与之匹配的伟大作品。”沈伟介绍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