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4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右)在天宫二号介绍太空中的饮食。 新华社发(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 |
据新华社天宫二号11月5日电 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 景海鹏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11月7日是新华社建社85周年,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在太空向全社的同志们问好,向全社的同志们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祝福! 今天(11月4日)是进入天宫二号的第17天,很多人关心我们在太空的伙食怎么样,今天就和大家讲一讲。 说到航天食品,大家可能会觉得特别单调,口感也不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先说说我们今天吃的东西: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面包、五香鹌鹑蛋、酱香芥菜等,总共7种食品;中午有8种,包括什锦炒饭、肉丝炒面、土豆牛肉、紫菜蛋花汤等;晚上有8种,有绿豆炒面、牛肉米粉、虾仁鸡蛋、什锦罐头等;加餐有5种,包括麻辣猪肉、蟹黄蚕豆、香辣豆干等。怎么样,够丰富吧? 我们不仅吃得丰富,甚至还可以“挑挑食”,在一个食品周期之内,可以同类替换。因为我之前上过两次太空,所以在前期制定食谱时,科研人员征求过我的意见。吃了这么多天,我觉得比前两次选择更多、味道更好。就是说,这次带上来的食品,本身就是我和陈冬爱吃的,所以根本不会感到单调。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钟绎如小朋友在新华社客户端上提问,在太空怎么喝水,在太空住这么久带的水够喝吗?我想告诉他,在太空要用吸管喝水,防止水珠飘起来。我们不仅带够了水,还带了各种饮料。更了不起的是,这次在太空中,我们还能自己泡茶喝,这在前几次飞行中是没有的,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也很少这样做。 【航天员中心航天食品与营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臧鹏解说:这次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中泡茶。】 茶叶包分为红茶和绿茶两种。每个茶包两克,装在特制的包装袋中,注水后完成复水,然后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每个茶包可以泡四五次,我和陈冬基本天天要泡茶喝。 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我们的太空之旅已经过半,后续发现有趣的东西,再和你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