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六户村:花田游催热“红色通道”

  这片花海已经成为游客的向往之地。(王建锋 提供)

  本报记者 张正伟

  

  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余姚黄家埠十六户村花海基地里的鲜花却一点“告别”的意思也没有:醉蝶花、千日红、百日草依然盛开,引得周边的游客前来观赏。“这两天天气晴朗,每天有数百人前来赏花。”昨天,村党总支书记王建锋兴奋地告诉记者。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青浦、南汇的革命人士南渡杭州湾后,借道十六户村进入四明山区开展抗日斗争。这条“海上交通线”后来被人们称为“红色通道”,成为十六户村的象征和骄傲。

  作为革命老区,十六户村经济并不发达,1400多户村民大多数从事农业种植。然而正是这保留下来的“红色基因”和传统特色,为全村发展现代旅游业带来了机遇。

  十六户村濒临杭州湾,由滩涂围垦而成的农田松软而肥沃,是种植鲜花的天然场所。“看到其他地方种植鲜花发展旅游富了起来,我们也动起了这方面的心思。”王建锋说,今年春天开始,150亩鲜花竞相绽放,每一个季节有一个主题。路过此地的人迅速把这“意处”的发现传播出去。很快,周末、假期前来赏花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是周边的村民,慢慢地,绍兴等地的旅行社也组织游客过来,十六户村一天要接待上千人。据介绍,十六户村明年将进一步扩大鲜花种植,面积有望超过1000亩。

  花田的兴旺,让十六户村触摸到了发展旅游经济的脉搏。村干部带领村民把村里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种植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休闲旅游。

  十六户村在花田边兴建了红色记忆馆、民俗记忆馆,把先辈在这片滩涂上捕鱼、织网、晒盐的拓荒史和支持革命、参与革命的红色史收进草屋、木屋和砖房之中。游客循着花径就能找到那里。“开馆以来,两个馆已经接待了上万名游客,村里计划扩大规模,使之成为了解十六户村的始发站。”村相关负责人说。

  与时下农村人走出去挣钱相比,十六户村的大多数村民仍然留在村里,发展农事体验游。十六户村今年在花田边新建了10多座农家灶,推出了采摘、烧大锅饭等体验项目。每到周末,这些农家灶成为抢手货。许多游客携家带口,白天在农田里“劳动”,傍晚生火做饭,晚上围着八仙桌吃饭。“我们准备增加榨菜种植、高粱烧制作、沿河垂钓等体验游项目。”王建锋说,未来将形成集观光、体验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休闲旅游格局。

  无心种花花成海,十六户村的花田喜事才刚刚开始……

  专家点评

  十六户村发展休闲体验游的基础和条件非常好,如能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时下需要进一步加大规划与投入,把基础打得更扎实,把产品做得更丰富。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 朱建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