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开放周刊·国际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澳洲的“小玫瑰” 宁波的“蒲公英”

———宁波赴澳对外汉语志愿者讲述“信使故事”

  陆逸叶和她的澳大利亚学生们。
  胡智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胡智星和他的澳大利亚学生们。

  见习记者 徐展新

  通讯员  陈金辉

  在过去的十年里,72名宁波志愿者分9批次前往澳大利亚开展中文教学,透过方块字和汉语为近2万名外国学生打开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

  在澳大利亚人的眼中,他们是热情、明亮的“小玫瑰”,但在文化交流、理念碰撞的过程中,他们更像漫天飞舞的“蒲公英”,携带着一颗颗种子返回故乡,在国内的教育土壤上催生出灿烂的花朵。

  在宁波赴澳对外汉语志愿者项目十周年之际,我们找到了两位志愿者代表,听他们讲述这段“小玫瑰”变成“蒲公英”的故事,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这段志愿经历背后的价值。

  胡智星:

  寻觅中澳课堂文化“平衡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闪现的念头,促成了18个月的异国志愿者之旅。宁波第四中学的英语教师胡智星告诉记者,志愿者项目满足了他深入了解澳大利亚“姐妹学校”的愿望,还能提供进修硕士的机会,这样的“双重诱惑”促使他迅速下定决心。2012年7月,他暂时放下国内的教学工作,成了宁波赴澳对外汉语志愿者项目的首个“教师志愿者”。

  在悉尼Plumptom中学担任教师志愿者期间,胡智星脑海中“开放、外向、无拘无束”的外国学生形象被颠覆了———对于澳大利亚学生而言,中文就是一根根木棍组成的图案,他们对笔画的顺序和偏旁部首搭配的逻辑毫无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害羞,也会畏缩,常常不敢直视老师的目光,习惯性地躲避上台展示的机会。面对这些毫无汉语基础的学生,胡智星的应对方法是“过滤文化差异”,选择学习门槛较低、故事性更强的词汇进行教学,重视课堂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渐引导学生开口说话、动手写字。

  当时的胡智星已在英语教师的岗位上度过了8年时光,接触过许多在英语学习中遭遇困境的中国学生,他们同样面对着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无法真正理解英文字母组合的逻辑。中外对照之下,胡智星对“外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志愿工作结束之后,他将这一理念带到国内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对传统课堂文化的细节进行修正。

  “澳大利亚学校的课堂多为小班制,大教室里坐着二三十个学生,课桌呈‘U’字排列,包围着中央的老师,自然形成了宽松、温和的氛围,和国内桌椅整齐,甚至有些‘森严’的教室迥然不同。”胡智星告诉记者,不同的课堂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目的,澳大利亚的中学更重视素质提升,在他们的社会评价体系中,成绩并不是决定因素。“而在国内,我们强调教学的效率,注重成绩的产出,更在意冰冷的数字,而不是学生个体的需求。”从澳大利亚回来后,胡智星开始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希望在“中国式”的高效率教学中增加“澳大利亚式”的灵活互动。

  宁波第四中学的英语班成了胡智星“试点”的最佳目标,这里集中了一批基础良好、热爱英语学习的优秀学生,他们在胡智星的引导下划分角色。例如,一名学生负责朗读,另一名学生则负责评价和分析,在频繁交替轮换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提升理解程度。考虑到国内的学校课时更多、单节课时长较短,胡智星将设计的课堂互动分散到正常教学环节之中,不但没有拖慢进度,还能减少反复的“填鸭式”教学,进一步满足国内学校对教学效率的追求。

  留澳18个月,胡智星深切地感受到了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密切联系,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开始主动了解中国、学习中文。当千里之外的国度主动张开怀抱时,我们也需要以开放的姿态作出回应,而这些深入异国课堂、从事志愿工作的“小玫瑰”或“蒲公英”,正是吸纳先进教育理念、推动两地文化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信使。

  陆逸叶:

  四年时光成就无畏“冒险者”

  与从业多年的胡智星不同,初登澳大利亚的陆逸叶还是个懵懵懂懂的本科毕业生,她和六个小伙伴一起来到陌生的环境,迅速面临着忙碌的考验。很快,陆逸叶就遭遇当头一棒———同行的志愿者很快投入工作,自己的导师却始终紧握“缰绳”,致使陆逸叶“荒废”了整整一个学期。

  正是这个看似糟糕的开头,却为陆逸叶未来的人生确立了方向。这位阻止她尽快投入工作的导师,是一名中文标准、作风严谨、拥有独特教学理念的澳大利亚人,她告诉陆逸叶,第一个学期的“空白”是新教师的适应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模仿和记忆之后,才能真正融入异国的教学环境中,避免和学生出现明显的文化隔阂。“她是带领我走进教育行业的导师,也是我的榜样,这一学期,我非但没有碌碌无为,还收获了重要的财富。”陆逸叶说。

  在优秀导师的带领下,陆逸叶开始接触全新的教学理念,将西方思维揉入中文教学之中,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效。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好”是一个必学词汇,在大多数中文教师眼中,“好”可以拆分为“跳舞的女子”和“女子身边的婴儿”,这是中国人能够接受的思维逻辑。但陆逸叶和她的导师发现,澳大利亚的学生无法理解东方舞蹈的形态,致使理解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障碍。若将“女”解释为“西方贵族女子的屈膝礼”,就能迅速引发澳大利亚学生的共鸣,顺利突破第一道认知关卡。随后,学生们可以在充分理解字形的基础上接触背后蕴含的文化,高效率完成汉语学习。

  有着强烈求知欲的陆逸叶深深着迷于教学理念的探索和思维模式的创新,一年半的志愿期满之后,陆逸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继续在西悉尼大学进修学业,同时延续志愿教学的工作。四年多的时间里,她从单纯懵懂的本科毕业生“进化”成了中学教育硕士、教育学博士,还通过西悉尼大学的“网络中文课堂”项目,将线下为主的对外汉语志愿工作延伸为基于互联网的“云课堂”。如今,陆逸叶继续着在教学领域不断突破的步伐,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将灵活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英语幼教和雅思、托福的口语教学之中;回国后,她还常常出现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讲台上,与未来的赴澳志愿者们交流经验、分享心得。

  “站得越高,越懂得谦卑,在完成博士学业,并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后,我才发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在从事教育工作之余,陆逸叶恪守着“研究型教师”的理念,与浙大的博士后同事们试水神经语言学研究,通过分析脑电波的变化探索语言教学的新思路。此外,她还和澳大利亚的朋友们保持着密切联系,积极筹备着将对外汉语志愿者的课件编成中文教科书,希望进一步规范澳大利亚的中文教学体系。(受访者供图) 

  

  记者手记:

  我们需要胡智星,需要这些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在岗位中不断修正教学方式,在有限的空间跳出华丽舞蹈;我们也需要陆逸叶,需要这些拒绝陈旧思维,敢于击碎条条框框的“冒险者”。正如陆逸叶所说:“我是一个不甘于安稳的人,既然国内外的教学理念存在差异,志愿者工作期间累积的经验很难在职业教师的岗位上充分展现,那就选择创业、选择冒险。无论成败与否,至少所有的尝试不会白费,都可能成为踏入新阶段的关键一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