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奏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时代乐章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李忠发 侯丽军 王卓伦

  在历史回响中弘扬丝路精神,在未来发展中筑造共同梦想。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唤醒了当今世界对古丝绸之路辉煌一幕的共同历史记忆,激发了沿线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情感共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春华秋实。经过三年多的深耕细作,这一凝聚着中国智慧和理念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建设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把中国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奏响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乐章。

  全方位———“一带一路”着眼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中国更加坚定走向世界

  10月13日至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柬埔寨、孟加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度果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外界评价,习近平主席这次亚洲之行,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又一实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前迈出一大步。

  三年多来,习近平主席足迹遍布全球,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详细阐述“一带一路”宏伟构想,对“一带一路”总体框架和路径目标进行规划。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邃思考,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上。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发展,逐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从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2014年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再到2015年成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外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

  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六大经济走廊”编织出沟通亚非欧的经贸和交通网络,为地区和跨区域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建设释放出无穷魅力和吸引力。当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一带一路”建设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进展之所以超出预期,原因就在于,它的目标是着力解决当前世界主要关切以及历史遗留的和平与发展难题。

  “今天为什么要提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因为当前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发达国家阻碍合作共赢和自由贸易,偏向搞碎片化安排,民粹主义大行其道,引发新的冲突和对抗,影响世界互动合作。”王义桅说。

  中国从大局着眼,加大开放力度,着力推动拓展贸易投资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已经与11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区协定,还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

  8月17日,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8项要求,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开放的中国已经创造了奇迹。”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正确行为,也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构想。它不仅让中国有望实现协调、绿色、和平的发展,也将对沿线国家提供利好,甚至对重新平衡世界经济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大格局———“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演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合唱”

  波兰是欧洲的“十字路口”,也是“琥珀之路”和“丝绸之路”的交汇点。2016年6月20日,华沙铁路集装箱货运站,习近平主席同波兰总统杜达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当带有统一标识的中欧班列鸣笛缓缓驶入站台时,中波两国元首向班列挥手致意,并握手互相祝贺。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与波兰的交通和贸易战略完全契合,我们会积极参与其中。”波兰基础设施部长亚当奇克说。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2000列,逐步形成了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非欧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造型为统一标识、承载着各国人民合作发展共同梦想的班列正越来越频密地穿梭于中欧之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指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共进的阳光大道。

  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蒙古的“草原之路”,越南的“两廊一圈”,柬埔寨的“四角”战略……三年多来,中国把自身发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将“中国梦”与各国的振兴梦彼此对接,以中国快车带动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

  “孟方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认为这一倡议将为孟方实现2021年建成中等收入国家和2041年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带来重要机遇。”习近平主席出访孟加拉国期间,中孟关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样说。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建设有52个经贸合作区,累计完成投资156亿美元。中白工业园、中泰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区等建设取得积极高效进展,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载体。

  尼日利亚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柱说:“‘一带一路’倡议反映出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活力。非洲的工业化进程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

  新内涵———“一带一路”传承丝路精神,打造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基石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古希腊、拜占廷、西罗马、古印度等国家的货币和商品,重现千百年前全世界最大市场的繁荣景象,也勾勒出一幅中华民族与沿线国家友好交往的壮丽画卷。

  “要坚持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让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让世界更加美好。”9月20日,习近平在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中强调。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继承历史遗产,共同开创未来的创新之举。回顾历史,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承载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的友谊之路。多种文明的绚丽花朵绽放,为沿线国家留下共同的历史记忆。

  与沿线国家互办国家年、文化年、交流年、旅游年,举办博览会、艺术节、图书影视节,组织丝路作家看中国、中国作家看丝路写作交流计划,积极开展沿线国家智库、媒体交流对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始终秉持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共同推进的理念,既要实现道路互联,更要实现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广泛开展的文教、旅游、卫生、科技、青年、党政、民间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文明互鉴是古代丝绸之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沿线各国人民友好的精神支点。建立在文明互鉴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更加坚固、美好、持久。”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说。

  一千多年前,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外国商队满载货物,从长安启程。盛唐的气象沿着万里丝路穿越大漠草原,一直延伸到遥远的欧洲大陆。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被注入新的活力,沿线国家和地区40多亿人民的未来将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文明冲突论’的提出,突出的是差异。而‘一带一路’强调互联互通,强调地位平等、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等中国理念,恰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说。

  广视野———“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发展历史潮流,提供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金秋9月,世界瞩目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阐明了引领未来发展的中国主张,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开出中国“良方”。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王义桅表示,在世界经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人类发展贡献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为完善全球治理添加了新内涵。

  “我想特别指出,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习近平主席的话高屋建瓴。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当前全球公共产品不足,‘一带一路’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的国际视野,体现了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崔洪建说。

  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带一路”倡议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与其他既有地区机制和倡议并行不悖。这一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耶鲁大学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高级学者史蒂芬·罗奇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马歇尔计划”有根本性的不同。

  捷克前总理伊日·帕鲁贝克说,无论是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还是倡导创立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中国正以清晰的思路协助世界秩序的改进。真正的21世纪工程当属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