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美丽宁波 筑梦乡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象山

“美丽乡村”入画来

  象山港大桥 (何幼松 摄)
  晓塘乡葡萄节 (周科 摄)
  定塘镇 (沈颖俊 摄)
  茅洋乡 (干文熙 摄)
  七彩田野 (陈洪杰 摄)
  耕海 (何幼松 摄)
  生活美 (沈颖俊 摄)
  晨练 (周祖安 摄)
  花海 (陈洪杰 摄)

  本报记者 陈朝霞 象山记者站 俞莉 陈光曙

  近日,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全省共6个县(市)获此殊荣,象山县成功入选,成为我市唯一入选县(市)区。同时,该县茅洋乡、定塘镇入围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三面环海、两港相拥,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造就了百里黄金海岸和千年渔乡风情。近年来,有着“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美誉的象山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美休闲度假名县,走出了一条具有象山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实现了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

  打造“美丽景”

  劲吹“文明风”

  建成各类精品示范村136个,建成“山水雅境、富美茅洋”“田园定塘、梦幻水乡”“十里樱花、韵味灵岩”“影动山海、追梦田园”精品线4条,启动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沿海南线靓丽主轴、五彩斑斓风景线“一区一轴一线”建设……走进象山,从山区到海岸,美丽风景入画来,让人流连忘返。 

  美丽的景致离不开象山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彰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独特魅力———

  创造全省农村梳理式改造的“象山模式”。2010年以来累计实施391个村,拆除危房、旧房和违规房5.9万间,清理宅基地4465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224亩;

  建成省市级森林城镇9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67个;

  建立“美化家园”地方服务标准,建成新农村建设志愿者队伍600余支;

  今年完成“三改”65.9万平方米、拆违90.3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县”;

  今年整治问题河道33条,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整治年度任务,加快推进105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累计建成430个、实现规划保留村全覆盖)。

  劲吹“文明风”

  与美丽的自然环境交相辉映的是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象山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大力构建“法治、德治、自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劲吹“文明风”。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建成象山渔文化博物馆、渔拓文化展示馆、剪纸文化陈列馆、竹根雕艺术馆等多个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成4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

  创新社会治理。推广村民说事、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和村惠民四步法”;推行农村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连续三年评选村书记“领头雁”,推行“书记点题制”,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等途径建强基层组织;组建镇乡(街道)级基础服务团队144支,村级自治服务团队5880支。

  促进乡风文明。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26个,组建农村文体队伍630支,获评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全面推行婚丧礼俗整治,新规执行率99.4%。枇杷节、葡萄节等农时节庆活动,“善行象山”“孙茂芳式‘五小’服务先锋行动”“讲好渔故事、传播真善美”“好家风好家训”等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念好“致富经”

  象山美丽景致更与美丽经济相结合,加快产业转型提质,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14亿元,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念好了村强民富的“致富经”。

  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融入农业,建成了一批以枫康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建成粮食功能区64个、现代农业园区29个,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塘港现代农业综合区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成功试验滩涂地种稻、攻克世界级难题,获评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

  累计流转土地19万亩,积极推进柑橘、杨梅、蔬菜、白鹅、大黄鱼、梭子蟹、紫菜和南美白对虾“7+1”龙型产业发展;累计建成县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17个、省级旅游经济强镇3个、高端民宿8家,农家客栈床位突破9000张,吸纳农渔民就业上万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