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俞永均 通讯员吴任民 邵涛)全国首个全港创卫示范城市花落宁波。昨天,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和栎社国际机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际卫生港口/机场”。至此,宁波5个港区和栎社机场全部创卫成功,比原定计划提早了一年零51天。 “一个区域的所有口岸都是国际卫生港,目前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只有宁波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授牌现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组长丹尼尔博士这样评价。 创建国际卫生港是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2011年7月,宁波大榭港区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验收考核,成为全国第五个、浙江省首个国际卫生港口。2012年底,我市首次建设性地提出全港创建国际卫生港的设想,力争用5年时间,分两阶段实现各对外开放海港口岸(北仑、穿山、梅山、镇海)和空港口岸的全港创卫。 近四年来,穿山、梅山港区相继创卫成功。前天,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和栎社国际机场也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实地测评。至此,宁波对外开放的所有海港和空港口岸全部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 全港创卫提高了口岸核心能力,让国门更安全更绿色。来自宁波检验检疫局的数据显示,四年来,宁波口岸传染病疫情检出率年均增长10%以上,口岸集装箱问题检出率年均增幅超过30%。2013年至2016年,宁波各港区累计投入数亿元整改卫生环境,港区空气粉尘含量下降80%。主要从事煤炭等散杂货业务的镇海港区,“晴天煤灰满天飞,雨天黑水满地流”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全港创卫还促进了城市进步和经济发展。浙江省委党校的专项课题研究表明,宁波全港创卫对浙江省的经济贡献度在3%左右,而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表示,宁波建成全国首个“全港创卫示范城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