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昊 今天,10家社区将从全市597家社区中脱颖而出,走到聚光灯下,成为首批“品质社区”,印刻成宁波社区的闪亮名片。 宁波因山而灵,因水而秀,因港而通天下。宁波的灵秀美丽,不仅因为碧海蓝天、三江交汇,更因为千万新老宁波市民共同守护的社区文明。 这是宁波第一次以“品质”的尺度对标社区文明创建。从文明社区到和谐社区,再到如今品质社区的创建,无不寄托着市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寻。 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细胞。品质社区,就像是城市中最富生命力的基石,筑起“东方文明之都”的美好未来。 品质社区:文明社区3.0 文明品牌是文明城市的特质和灵魂。宁波的文明城市创建是从社区开始的,社区是其最早最亮丽的文明品牌。 从1988年创建文明小区、社区建设起步,到2001年开始的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社区一直是宁波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并且富有成效地创出了一条由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向文明城市拓展的路子。社会化居家养老、“四点钟学校”、“爱心超市”……各社区不断涌现亮点,给文明宁波提供有力的注脚。 到2005年,全市90%社区成为市级文明社区,还有56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这一年,宁波凭借文明社区创建的扎实基础一举拿下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2005年开始,我市倾力构建现代化和谐社区,引导外来人员融入本地。旧日的邻里亲情,往昔的和谐人际关系,在现代化的社区里升温。 我市积极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各方资源,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到2014年基本实现“十分钟社区服务圈”。居民在社区就能办理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事项。6个社区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群众满意度达到88%。 文明城市永远在路上。如今,“品质社区”作为全新命题破壳而出,好比是文明社区创建3.0。从文明社区,到和谐社区,到现今打造的品质社区,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为民、惠民、靠民”创建理念,递进的是对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品质、更为满意的不懈追求。 品质社区创建发令起跑 今年,宁波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拉开序幕,成为品质社区创建的第一声发令枪响。以“组织领导优、民生服务优、环境秩序优、文化活动优、道德风尚优、居民满意度高”为标准的品质社区创建活动风生水起。 在宁波,呼吸文明;在社区,享受品质。建设更有品质的社区成了广大居民的殷切希望和自觉追求。走进这些“品质范”的社区,如同置身于美丽的花园,舒适的家园,文明的乐园: ———社区组织领导的“品质”优。品质社区以党建为龙头,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激发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共建互动的强大生命力; ———社区民生服务的“品质”优。通过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服务,品质社区向居民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社区环境秩序的“品质”优。品质社区在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面为居民打造了一个安全有序整洁的温馨港湾; ———社区文化活动的“品质”优。多姿多彩、红红火火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品质社区里四季弦歌不断,居民欢笑常在; ———社区道德风尚的“品质”优。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活跃在每个角落,文明的道德风尚成为品质社区的主旋律。 社区的“品质”归根到底落在居民“获得感”上,社区品质升级,文明酿造幸福,让居民拥有了一个充溢着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文明家园,幸福感、满意度指数步步上扬。 把社区品牌擦得亮又亮 “每一扇门窗有真诚的笑脸,每一个楼道有浓浓的情意。每一个早晨有翩跹的舞姿,每一个夜晚有飘溢的琴声。”在社区居民的笔下,是对品质社区动人的讴歌。 7月下旬,市文明办、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共同主办启动首届“品质社区”推荐评议活动,为的就是把社区文明创建这个最大的优势发挥好,把这个品牌擦得亮而又亮。 推荐评议活动一启动,唤起了市民家园意识,读者和网友拿起手中的笔、相机、手机,记录感人故事和动人画面,为所在社区点赞,为文明宁波喝彩。 全市102个社区自荐参加评议,40个社区入围后,市民观察员一行连续七天实地暗访,评出品质社区前30强。市民投票和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满意度测评同步展开,短短一周40万人次的读者、网友踊跃参与,候选社区累计获得253万票。在综合得分后,确定了目前的20个提名社区。今天将通过“社区品论”,最后决出十个“品质社区”以及十个提名社区。 获得今天殊荣的社区,值得我们喝彩,他们无疑是宁波品质社区创建的“领头雁”。更令人期待的是,品质社区的创建在新起点再出发,将有更多的品质社区打造成市民的温馨港湾,构成文明宁波独特的“文明元素”和“文明细胞”,并作为一种特质融入城市的血液,成为“东方文明之都”最富魅力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