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开放周刊·大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筑新格局 培育新优势

开放型经济,开启“十三五”新画卷

  10月16日,全球最大的40万吨矿船“铁矿巴西”轮停靠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俞永均 蔡国栋 摄)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姚 珏

  “未来35年,宁波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推动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不但重视出口,还要更加重视进口;不但重视引进来,还要更加重视‘走出去’;不但重视外需,还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和消费。”2016宁波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日前,《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将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加快对外贸易提质增效,以及更高层级、更新模式的“走出去”,列为我市新一轮开放型经济蓝图规划的新亮点。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9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下降2%;进口8.47万亿元,下降15.2%。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发达地区,宁波的进出口总体保持平稳。市商务委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4532.9亿元,同比下降0.6%。

  事实上,自2012年起,我国的外贸增速就开始大幅回落。国际贸易增长进入罕见的低谷期,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已连续4年低于经济增速。世界贸易组织更是将2016年世界贸易增速下调至1.7%,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预测。

  外贸形势不容乐观,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对外投资却连续13年保持强劲增长,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创下1456.7亿美元的新高,首次位列世界第二。今年1-9月,我市实际中方投资额15.55亿美元,同比增长90.0%。

  此消彼长的背后,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的现实。日前,《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发布。这份长达2.2万字的报告,将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加快对外贸易提质增效,以及更高层级、更新模式的“走出去”,列为我市新一轮开放型经济蓝图规划的新亮点。

  “走出去”2.0 构建开放新格局

  “过去35年,宁波外向型经济在出口和招商引资这两个轮子的驱动下,成绩斐然。未来35年,宁波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推动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不但重视出口,还要更加重视进口;不但重视引进来,还要更加重视‘走出去’;不但重视外需,还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和消费。”在9月17日的2016宁波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批准境外企业和机构1024家,约占浙江省总量的三分之一,遍布116个国家和地区,分布范围较“十一五”时期增加了沙特、乌拉圭、丹麦等24个国家;核准中方投资额累计达83.2亿美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4.8倍,核准投资额实现了41.7%的年均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核准中方投资100.1亿美元,成为全国第四个境外中方投资超过百亿美元的副省级城市。

  如果说过去甬企“走出去”大多是为了打开目标市场、应对贸易壁垒,从而更好地带动产品出口,那么,如今宁波正依靠国际发展经验和产业国际化发展规律,从商品输出迈向资本输出,聚焦跨国投资,布局海外市场,着眼全球“买买买”。

  以“买买买”小能手均胜电子为例,从借壳上市开始,其先后完成了上市、并购德国普瑞、美国的KSS(公司和德国的TechniSat Digital Gmbh汽车业务的相关历程,这些在汽车行业内进行的全球并购,推动着均胜电子在汽车安全、智能、环保领域的全球战略布局的持续实施和完善,使企业跻身国际价值链上游。

  近年来,宁波企业“走出去”意识不断增强。《规划》进一步提出完善企业“走出去”的事前引导支持、事中综合沟通及事后跟踪促进的跨国并购全链条服务体系。搭建“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走出去”管理效率,加强对“走出去”项目的跟踪和服务;优化境外风险防控管理,重点在企业相对集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安全保障;推进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建立年度安全报告制度,加强对外投资合作企业的安全防控管理;发挥行业协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指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市、县与企业三位一体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伴随着产业国际转移的推进,新一轮的对外投资将是‘走出去2.0版’。”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在国际产能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力争到2020年,全市累计核准中方投资额200亿美元,累计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1100家。形成民营资本加速输出,海外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比重上升,对外投资合作环境明显改善的发展态势,强化企业主体和人才队伍对“走出去”工作的支撑。

  提质增效 打造新的增长极

  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004.7亿美元,连续三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全国排名升至第十位。全市民营企业和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比重分别达65.9%和83.3%,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18.9和6.3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共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81.95亿元,同比增长20.8倍,成功获批国际邮件交换局(互换站)和中国(宁波)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和宁波航交所等为代表的重大交易平台快速推进,世贸通、宁兴云、中基惠通等一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快速成长;“十二五”期间,启用宁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成为浙江省在该领域的首次突破……

  然而,另一方面,随着时间行进至“十三五”,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整体仍呈现“大而不强”的现状,在贸易结构上,许多产品和产业的进口替代尚未完成,原有分工水平上的市场份额已经触及天花板,传统人口红利和低要素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外贸增速在换挡,表现为整体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

  在这种大环境的倒逼下,一大批企业通过在技术、模式、管理等方面积极创新,出口业绩逆势上扬,汇聚外贸发展新动能。如意、奥克斯、瑞孚等一大批甬企重视研发投入,从技术的跟随者转变为技术的引领者,在外贸寒冬中逆风飞扬。如奥克斯集团,在去年出口额增长31%的背景下,今年1月至8月出口继续增长58%,形成了科技创新与出口业绩提升的良性互动。

  “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落户、新一代超级电容电车“驶向”欧洲、自主研发“黑灯车间”……宁波的智能经济正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模式,拓宽了外贸企业思路,延展业务链,也使外贸转型“柳暗花明”。

  为进一步巩固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规划》提出,坚持“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业态创新”三轮驱动,着眼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突破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跨境电商聚集发展,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深入实施“宁波制造”品牌打造计划和出口质量工程,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树立运用知识产权和品牌效益意识;做好事前引导及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参加本地展会和其他地区境内外展会,扩大中东欧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规模,稳定外贸出口增长;加强服务贸易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出口、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结构;完善跨境电商扶持政策、统计体系、监管办法和操作流程,促进跨境电商集群式发展。

  预计到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到10%,名优特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0%左右,进口规模逐步扩大,产品层级不断提升;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年均增幅10%左右,新兴服务领域占比逐年提高,服务外包和离岸外包年均增长2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占比大幅度提升,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对外贸易新优势,逐步实现由“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转变。

  展望未来,对接大倡议、培育新优势,新一轮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东风已至,只待扬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