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 流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投资商提议比利·林恩和他的战友们将其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真实经历“卖”给自己,然后拍摄成好莱坞大片。为此这位富商愿意给士兵们一些钱。这时比利·林恩说了一句话:“谁也无法诠释战争,电影也不能!”他果断拒绝了商人的提议。 战争这样的话题,无论在何种场合,何种情况下都是沉重的。毕竟,它关乎生死,关乎和平,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和很多好莱坞大导演不同,此次李安并不打算通过电影告诉观众“战争是什么?”他只负责讲述一个普通美国士兵在战场上的真实经历。19岁的男孩比利·林恩被派往伊拉克参战,幸免于难的他在感恩节那天被政府召回,并受邀参加一场橄榄球比赛的中场秀。李安借助这部情节略显简单的影片敬告世人:我们眼中的战争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样子,然而它并不真实。真实的战争无比残酷,叫人难以直面。哪怕是像片中比利那样曾亲身陷落于弹火纷飞的场景中,用一把利刃夺取过伊拉克士兵性命的军人,也没法用言语传达这份纠结的痛苦。比利回到祖国后,得到了同胞们冠冕堂皇的赞誉,却怎么也寻不到自己最需要的那一份归属感…… 李安的作品就是这样,表面平和,内在尖锐。他在该片中努力营造的是一种慢慢渗透,徐徐舒展的战争实感,没有丝毫的张扬和浮夸。钻营商人煞费苦心安排的中场秀不过是徒有其表的一种商业模式。各色人等都在追逐利益,他们对于战争又真正理解多少呢?在他们看来,血肉横飞、弹片淋漓都是那些士兵的事,自己只要在享受歌舞升平之余对英雄们表示崇敬就可以了。中场秀表演开始,片中最显著的影像反差立时出现。虚假的表演活动对比利来说是一种剧烈刺激。小说原著里是通过意识流的文字展现的。而李安将之转化为更为直接的视效场面。他让身材妖娆的女歌手们在台上载歌载舞,比利与他的战友们则作为活道具,被要求站在指定位置上一动不动。这场景本已荒诞至极,偏偏震耳欲聋的音响,蓬勃升腾的烟花,无一不让比利联想到了战场上真真切切的炮火。他记起了自己怎样和死神擦肩而过,怎样徒手和伊拉克士兵搏斗,怎样眼睁睁看着班长受伤殒命……与其说这段场景是男主人公的片刻“走神”,毋宁说是此片对人性、对社会、对战争进行深刻检讨的核心所在。 其实从比利回乡开始,该人物就带有一种突然被抽离开战场的迷茫感。他的人是回来了,心却从来没能从战争中洒脱地走出来。所以当台下一个个伸长脖子的记者期待着向我们这位年轻的战争亲历者提问时,比利觉得很不舒服。他不擅长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表演”,脸上带着勉为其难的神色。记者问:你和敌人近身搏斗时有怎样的体会?比利苦笑:“当时,我和对手都没有相互‘体会’的时间”。这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既嘲弄了那位记者,也嘲弄了随意臆想战争的人们。想想,这一面,盛世繁华,礼花漫天,璀璨炫目的烟火映照着人们的笑颜。那一面,遍地黄沙,满目疮痍,处处充满了迷茫、恐惧、彷徨和仇恨,对手随时会持刀而出,或对准你的脑壳连连放枪……比利在战场上是非常紧张的,他希望从班长那里获得克服这种危险心态的方法。他有幸暂时回乡,又觉得自己如异类般矗立在这个仿佛已不适合自己,也令自己不再适应的社会中。所以最后,比利明明可以凭借自己授勋英雄的身份要求留下来,可他还是坐上了那辆即将重新开赴战场的军车。作出这一选择的原因不是他的军人身份,也不是他的信仰,而是战火已从骨子里改变了这个青年:只有回到战壕里,比利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娱乐至上的时代中,《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李安式的压抑,李安式的从容,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感受战争,解读人性,并对自由与和平进行一番拷问!是什么把比利这个本来青葱宛若孩童的年轻人拖进了战争?是什么给了他“明明是生命中最惨的一天,却要被一遍遍被称赞”的撕裂感?李安没有说出答案,他只是用镜头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