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 除却网上“撕逼”对战,冯小刚的电影新作《我不是潘金莲》给深秋时节的影坛增添了一抹浓烈的亮色。 这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情怀的作品,展示了现实社会的复杂和多元。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软弱、自私,也看到了其中坚持、尊严;各种矛盾、冲突,阴差阳错、是非曲直,互相纠缠在一起,构成了现实生活,特别是当代官场生活的某个真实部分。它是一部可以反复不断琢磨,从不同的视角总结出不同结论的影片。 《我不是潘金莲》的主角是一个生活在小镇,名叫李雪莲的女子。为了生第二胎,她与丈夫决定假离婚,但对方假戏真做,成了真离婚。最要命的是,丈夫不但背信弃义,还公开了她不是处女的秘密,称其为现代“潘金莲”。为此,李雪莲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告状之路。 这是一个完全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情节,但它只是这部电影的切入点。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影片所揭示的都远超我们的想象。它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个拿不上台面的小事情,为何变得越来越复杂,让各级政府官员狼狈不堪,有人甚至因此而丢了职务? 在影片中,所有政府官员想帮助李雪莲解决问题,甚至主动释放出善意,试图以此打动对方,但他们的努力和认真未能有效阻止李雪莲告状。电影通过生动的情节,给出一个答案,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所关注的要旨并不在一个焦点上。官员们所遵循的思维逻辑、语言体系、行事规范甚至操作方法,都鲜明地打上了当代中国的印记,官员们以一种向上负责、担心承担责任的心态主导着事件的发展,实际上并未真正关注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更谈不上深入到李雪莲的内心。而李雪莲也有着自己的行事标准。两者因此相交结,就不免南辕北辙,使得本来很小很简单的事情变大变复杂。可以说,官员们在解决李雪莲上访案中遭遇的尴尬,折射出了现行体制上存在的缺陷。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部不留情面、在抽象中求实的电影真的搭准了官场之脉搏,是极好的为政警示教材,也证明了中央强力推进改革的必要性。 李雪莲是这部电影的绝对主角。但如果我们因此把她当作电影的中心,就偏离了编导的用心,也不符合导演传达的思想。实际上,李雪莲只是站在中间,勾连众人及其故事产生的一个结点,影片的重心实际上落在围绕她活动的各级官员身上,正是对这个中心的生动展示,才使得《我不是潘金莲》有了超越平常的厚度。 上访是李雪莲生活的一个主题,在编导们的有意引导下,随着故事的发展,上访本身被慢慢淡化甚至隐藏,直至被观众完全忽略,而各级政府如何对待和处置李雪莲的上访却被强化。此时,李雪莲虽然置身于其中,但其作用已相当于一个人物道具。为了制约李雪莲在影片中的地位,冯小刚自始至终也没有给过这个绝对主角一个特写镜头,连近景也给得非常之少,这样的“怠慢”或许会让范冰冰的“粉丝”感到极度失望,却巧妙地诱导观众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作品的思想上。 但人物角色的有意淡化,一定是有条件的,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绝不会放弃对人物形象本身的创造。就李雪莲形象本身来说,其依然保持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因为一件小事,她十年告状不言放弃,其偏执已有点不可理喻,代表着非正常的人性一面。如果电影对其的定位仅至于此,就会失之于平庸,而冯小刚对李雪莲的处理显然要深刻得多。现代社会,人们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多样和复杂的,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李雪莲对生活的理解及其在行为上的偏执无疑是构成现实生活的真实一环。冯小刚告诉我们,“李雪莲”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可能与我们很多人所习惯的某些利益原则不同,甚至有冲突,但他们并非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他们有属于自己所理解的尊严和追求的价值。 非常值得玩味的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不是潘金莲》采用了一种极为罕见的圆形画面,完全超出了一般的观影习惯和经验。 这种几何图形大幅削减了画面的内容,却似乎形成了一个焦点,它给人一种压迫感,成了一个特别的窥探视角,可以向内探视,慢慢地渗透进人们的内心,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无法逃出它的窥探。此时,你看到的不再是那小块,而会去联想、补充那些被蔽挡住的内容。所谓管中窥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圆也是润滑,以这种构图表现官场,是一种恰当和巧妙的角度。 电影中也出现了方形的画面,李雪莲到北京告状,火车从隧道出来,视野逐渐开阔,画面变成了方方正正、威严规范的京城。在京城闹出一系列事件后,李雪莲回到了家里,她去寺院祈求,寺院的窗户又变成了圆形———这个执着固守、灵魂始终受困的女子又重新囿于无法突破的圆中。 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要突破这个圆形并不容易,但决不仅仅是李雪莲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