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小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本报评论员

  我们所要建设的美丽宁波,应该是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小镇、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宁波,应该是全体宁波人民共享高品质人居环境的美丽宁波。这些年,通过实施“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宁波”行动计划,坚持不懈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宁波城乡环境整治建设成效有目共睹。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与乡的纽带和战略节点,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毋庸讳言,小城镇、城中村以及危旧房、违法建筑是影响美丽宁波建设几块最突出的短板。比如,有的小城镇既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城市病”,又有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等“集镇病”,还有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杂物乱摆、衣服乱晒、广告乱贴等“旧村病”。不少小城镇既不如城、也不如村,与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也使群众生活品质大受影响。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治危拆违,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是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中新的硬招、重拳。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美丽宁波,小城镇不能掉队。只有大力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品质,努力补上小城镇生态环境这一短板,才能建成一个个洁净宜居、诗画风情的小城镇,与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一些落后产能和“低小散”企业,集中在小城镇和城中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小城镇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是倒逼小城镇转型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有利于小城镇引入新产能、培育新产业,促进“凤凰涅槃”“腾笼换鸟”。

  规划上“杂乱无章”、建设上“蓬头垢面”、管理上“粗枝大叶”、环境上脏乱差的小城镇,承接不了城市功能,也带动不了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乡发展质量,必须牢牢抓住小城镇这个关节点。而要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环境是基础,环境综合整治是“第一工程”。

  现在,像城市居民一样,小城镇居民也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就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大幅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也是引导小城镇居民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全面提升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的过程。

  小城镇表面上的环境乱象,说到底是规划缺位、设计缺位、建设监管缺位和管理缺位等治理乱象。抓环境整治就是抓社会治理。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清一清“沉疴顽疾”,打通经络穴道,有利于建立符合小城镇实际和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城镇治理体系,促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

  宁波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治危拆违涉及方方面面,省里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和工作标准,宁波决不能拖后腿、掉链子。现在,县乡两级领导班子已经调整到位,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把它作为展示新气象、新作为、新业绩的重要载体、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平台,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个坚持”要求,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担当,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实现“决不把脏乱差、决不把污泥浊水、决不把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让小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