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饶海港物流有限公司集装箱堆场。(吴冠夏 摄) |
本报记者 张燕 易鹤 昨天一早,蒙蒙细雨中,晶科能源物流部经理马文艳来到上饶铁路货站,前一天运到的38个集装箱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工人们正忙着装车。18时,这批集装箱将搭上火车前往宁波舟山港,然后被运往巴西。 对于“晶科”而言,这样的场景,从2011年开始便经常“上演”,2014年宁波-上饶“天天班”开通后,“晶科”的海铁联运更是风生水起。 与地处赣东的上饶相呼应,赣西的新余是宁波舟山港在江西腹地的又一个海铁联运小枢纽。记者在新余铁路货站看到,来自新余本地以及周边宜春、萍乡的集装箱码放有序,静静地等待着装车。 地处内陆腹地的江西,长江穿省而过,境内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集聚。货物从宁波舟山港出口,除了走长江水道,最佳选择便是铁路运输。2009年12月28日,宁波舟山港在江西开通了第一条海铁联运线路,此后两地海铁联运迅速升温。2014年4月18日,宁波-上饶“天天班”开通运营,宁波舟山港至江西的海铁联运更是得到飞跃式发展。 记者了解到,“晶科”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光伏制造商,其江西生产基地设在上饶。宁波舟山港铁路运输延伸到这里之前,“晶科”的产品大多通过公路从其他港口出口。该公司的负责人算过一笔账,公路运输不仅成本高,且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跟铁路运输比不划算。2011年,“晶科”试水海铁联运,从宁波舟山港出口产品。“没想到一次牵手就‘情定终身’了。此后凡是符合铁路运输条件的产品,我们都走海铁联运。”马文艳说,现在承运方江西上饶海港物流有限公司得到多方大力支持,每个高柜的铁路运输费用比公路运输省了30%。 “新余的物流商品,有八成来自生产型企业,出货量大、目的地集中,比贸易型企业更适合走铁路。”新余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宋静告诉记者。2013年5月10日,江西新余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正式开通,该班列为客户提供“一次装箱、一单到底”的全程服务,确保货物从工厂到港口不再有拆箱、转箱等其他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货物进出口的安全性和时效性,为赣西地区的硅石产品出口东南亚、欧洲等国际市场打通了一条既安全又便捷的重要海陆通道。 运费低、集运性强、时间更有保障的铁路运输,与宁波舟山港200多条航线连接通往世界各地,正不断在内陆腹地开疆拓土。数据显示,2009年,宁波舟山港首次涉足海铁联运业务,当年完成1690标箱。目前,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业务最远已拓展到了新疆,其中班列线路达到10条。今年前10个月,宁波舟山港共完成海铁联运量19.46万箱,同比增长近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