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炜宁 海曙记者站朱尹莹 通讯员罗锋敏)45分钟的课堂到底能释放多大能量?日前启动的海曙区第四届中小学课堂节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以学生为本,撬动课堂转型,促进课堂变“学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们不仅学得开心,也学得更多、学到更多了。 改变课堂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关键是要当堂解决学生碰到的主要问题。教学的关键在学。“在改变教学内容上,留给一线教师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改变教与学的形式上却大有可为。在课堂教学变革中,教师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个是满堂灌,一个是不作为。”海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镇明中心小学余桂敏老师的数学课《探寻宝藏之数对秘密》上,余老师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采取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学生们通过在格子图上摆一摆、猜一猜,一个个看似复杂的数学问题迎刃而解。同学们的发言不断掀起课堂上一个个小高潮。很快,其中一个小组发现了规律———至少猜4次就一定能找到宝藏,这名学生立即被请上台,在大屏幕上直接演示给大家看。有讨论、有合作,更有思考,在老师的不断启发下,同学们一步步自己摸索着找到最终答案,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海曙区积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将课堂由原来的“讲堂”转变成了“学堂”。课堂也不再是一间教室的概念,只要是学习的地方就是课堂。广济中心小学实行全校走班跨年级选修课,海曙中心小学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东恩中学实行走校到职业高中上实践类选修课。 课堂的改变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在广济中心小学的创客社团课上,记者见到小创客们时而讨论,时而沉思,时不时地冒出奇思妙想,老师就是他们的助手和领路人。这门创客课程特别关注学生思维创新,由小创客们根据日常生活内容自主编程,实现学科能力提升,最后实现创意小发明。一位编程老师说,有时候学生能启发他的思路。 有关专家指出,海曙区通过课堂节的方式,推动教师自身成长,成功引导一线教师关注课堂、研究课堂,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