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田园·乡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晋良:

回归田园打造“茶文化产业链”

  杨晋良在茶园忙碌
  (陈朝霞 摄)
  正在建设中的“向阳舍·慢生活”农场

  本报记者  陈朝霞

  海曙记者站 张黎升

  通讯员   李名禾依    

  今年40多岁的杨晋良曾经营一家生产厨房电器的小工厂,投身乡间茶园则是2012年以后的事情。对于这样的选择,毕业于原浙江农大茶学系的老杨有很多理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茶文化情结”。

  

  

  老杨祖籍河北,祖上四代从事的都是与茶叶有关的生意,他从小对茶情有独钟,读书又是“茶学”专业,更让他与茶有了不解之缘。杨晋良说:“茶可以是‘下里巴人’,因为这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茶也可以是‘阳春白雪’,古人不是将‘琴棋书画诗酒茶’相提并论吗?我的梦想就是打造以茶为纽带的茶文化慢生活农场,让更多人享受到原生态的美好生活。”

  2012年,经过多地走访考察,老杨与另两名同学共同在龙观乡投资,承包千亩茶园,成立了一个集生态种植、初制、精制、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性茶业企业———五龙潭茶业公司。“之所以选择龙观,是因为经过专家检测,龙观出产的茶叶符合有机茶标准。”杨晋良解释。

  从此,老杨做起了“农场主”。“最初做的大量工作是改种换植,进行土壤改良、引进优良品种,从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转变。”老杨告诉笔者,为了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他种过玉米、高粱、小麦,后来引进了包括我国首个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黄色系白化茶“御金香”等在内的多个新品种。

  经过辛勤耕耘,目前五龙潭茶业的产品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比赛金奖,今年5月,五龙潭茶业的它山堰牌“御金香白茶”获得“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最近茶场又凭借龙观“中国桂花之乡”的优势,试制成功“桂花龙井茶”,广受市场好评。

  在老杨及其团队的努力下,茶园现已建成500亩“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茶园已成为市级现代精品园区,还承担了中澳合作课题“碳添加对经济作物影响”等多个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现在茶园每年名优茶产量达到5000公斤,还有15万公斤左右茶叶出口。

  为进一步实现自己“茶文化”主题慢生活的理想,老杨又和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多所“985高校”在甬的80位校友“众筹”开设了“985茶文化馆”。“茶文化馆”常常邀请园艺专家、艺术行家、创业导师、高校老师等,举行讲座、沙龙、圆桌会议等,以茶会友,成为都市人心灵休憩的慢生活之所。

  不仅仅止步于此,老杨更将心中一直以来“建立一家慢生活农场,分享给更多人”的想法付诸实践。经过和12位创业伙伴的多次商讨,“向阳舍·慢生活”农场在脑海中初现雏形。

  2015年,老杨着手在龙观乡桓村规划并开建农场。经过两年的精雕细琢,如今总投资约1500万元的“向阳舍·慢生活”农场初具规模。“依山而建的农场由民宿、有机农场、生态茶场构成,后面是苍翠群山,前面有缓坡茶山虚掩,还有山间水库支流横穿,紧邻交通主干道,静而不偏。”老杨介绍,农场可以提供原生态的景观住宿和安全健康的饮食休闲体验。“民宿有18间、床位30余个,来到这里,可以欣赏乡村茶园花海风光,还能品茶、品尝果蔬、鸡、羊等农产品,这是我们期许的原生态、健康、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

  如今,“城里人”老杨已返璞归真成为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他致力于打造的“茶文化主题”慢生活方式背后,是一条集茶叶种植、生产、研发、销售、展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成熟的休闲生活为一体的“茶文化产业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