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行人行正在对建筑用砂现场取样检查。 |
核心提示:发展散装水泥有助于行业转型升级,建设用砂质量事关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预拌混凝土、建设用砂质量整治,紧抓砂浆“禁现”工作,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体系,攻坚克难,强化监管,狠抓落实,积极推进我市散装水泥和建设用砂工作发展,同时坚持民生为本和服务企业的理念,不断续写监管新篇章。 散装水泥:行业全国争先 发展散装水泥可以节约包装,具有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粉尘及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工程质量等好处,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相关政策,拓展职能、强化监管,紧抓散装水泥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砂浆“禁现”、专用车辆监管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散装水泥事业发展。 “去年,全市散装水泥生产发展良好,全市生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5%以上,已成为省散装水泥主生产区。”宁波市散装水泥和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组组数据说明,我市散装水泥事业正在奋力争先,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散装水泥生产率达到86.62%,高于全国平均散装率30个百分点,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 ———预拌砂浆从2015年开始快速发展,产量从2014年的不足1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8.35万吨,今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46.38 万吨,预拌砂浆已进入全面推广与应用阶段。 ———2014年至2016年9月,我市共生产散装水泥3510万吨、预拌混凝土7622万立方米、预拌砂浆65.63万吨,折合节约标准煤155.65万吨,减排水泥粉尘35.27万吨、二氧化碳157.95万吨、二氧化硫0.116万吨,节约水泥591.85万吨,综合利用粉煤灰、高炉粒化矿渣微粉等固体废弃物1371.96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15.79亿元。 在稳步提高散装水泥生产率的同时,监管部门积极拓展职能,大力实施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市散装水泥执法人员通过开展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专项检查和开展整治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违规使用石屑专项行动等,对试验室管理不规范、原材料未按规定批次检测、混凝土试块留置与检测不规范、违规使用不合格建设用砂等行为责令整改并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以促进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意识。 同时,开展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和用砂日常管理,大力推进预拌混凝土行业清洁化生产水平。通过监管,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积极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已完成原材料堆场和传送装置密闭化的改造企业达到69家,占总企业数的61.69%。 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是我市建筑业的重要政策。相比工地上现场搅拌,预拌砂浆的生产、运输、使用的过程处于密闭状态,基本解决了水泥、砂石堆放和搅拌时的粉尘排放问题。不仅如此,生产预拌砂浆过程利用如粉煤灰、矿渣、尾矿,有助于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对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禁现”工作要求,力促产业规范发展。“目前,全市已实行预拌砂浆使用动态监管,在全覆盖检查基础上,建立项目基本情况档案,确保了“禁现”实效,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健全执法工作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严查影响大、性质严重的案件。”市散装水泥和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通过常态化管理、省市区联合开展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检查,有效打击了违反规定进行现场搅拌砂浆的违法行为。目前有两个项目已被立案查处,近两年来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40余份。 全环节、全覆盖,动真格的检查极大促进了我市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市砂浆“禁现”工作已取得全面突破,开始驶入快车道,今后将随“禁现”项目工程进度的推进而快速发展。 建设用砂:市场逐步规范 建设用砂质量事关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近年来,立足建设用砂现状,我市在强化建设用砂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体上看,我市建设用砂经营及使用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明显提高,经营行为日趋规范,采自舟山、北仑海域的不合格建设用砂基本杜绝,建设用砂质量逐年提高。”市散装水泥和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备案的机制砂生产经营企业共有30家,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770万吨,天然砂备案企业共有111家,可基本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为加强监管,我市构建立了联动执法机制。加强供砂、用砂管理部门联动,开展联合检查,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全方位监管建设用砂市场行为。加强市和区县(市)联动,市级相关部门通过强化业务指导、日常巡查以及督促属地政府抓好对违法违规企业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各地不断探索建设用砂管理方法,如鄞州区搭建了建设用砂网上实时上报系统及预拌混凝土生产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双向掌握建设用砂流向的真实情况;镇海区建设交通局统筹整合内部力量,并联合街道、国土、工商、质监等部门,对无资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整治,效果明显;奉化市专门制定了建设用砂及预拌混凝土日常监管方案,明确了检查内容、要求及频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全市针对使用不合格海砂的严打严治局面基本形成。自2014年6月份开展全市建设用砂违法违规“严查严打”专项检查行动以来,在日常检查基础上,我市每年都组织开展两到三次针对性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建设用砂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海砂淡化行为抬头倾向。截止目前,监管部门共出动300多人次,对400多家企业或建设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见证抽样建设用砂397组,其中不合格33组(占8.3%),下发整改通知单84份,约谈企业18家,处理处罚违法违规企业75家,注销备案资格6家,罚款人民币110.66万元。 “我市建设用砂质量指标比国家标准高出很多,监管难度高于全国大多数地区,通过近些年的探索创新、强力监管,初步构建起一套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监管办法,建设用砂市场得到了逐步规范,行业也得到了健康有序发展。”市散装水泥和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强化服务,再谋监管新篇 在加强散装水泥和建筑用砂的监管基础上,我市监管部门还努力拓展职能,坚持民生为本和扶持企业的理念,强化服务,助推行业健康发展。其中,规范组织开展专用车辆驾驶员业务技能与安全培训就是一个突出的体现。 自2010年以来,市散装水泥和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坚持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联手,对本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专用车辆进行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超8000人。同时,对专用车辆实行备案管理,积极做好专用车辆黄标车淘汰与改造工作,加强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 往返建筑工地的散装水泥车的安全行驶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为了加强管理,避免事故发生,监管部门全力推进专用车辆右转弯盲区视频安装。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对已安装车辆及时核发设备安装使用证,从2016年7月1日起各地交警部门在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受理专用车辆通行证申请时,要求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提供安装使用证,并依法办理相关业务。经初步统计,至今年10月全市已有超过2500辆专用车辆安装右转弯盲区视频,占专用车辆总数的90%以上。 改革不停步,创新无止境。面对新常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全市散装水泥和建筑用砂事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也对相应的监管工作提出更多要求。继往开来,监管新篇章呼之欲出。 市散装水泥和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努力践行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着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积极主动组织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宣讲我市建设用砂有关政策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担当社会责任,同时听取企业意见,改进工作方式。另外,积极开展现场业务指导,对筹建机制砂生产企业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组织骨干企业到外地考察学习,促进了我市机制砂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市建设工程用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为确保建设用砂质量,每年对全市建设用砂生产经营备案企业检验员进行免费岗位技能轮训,保障了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进一步发掘散装水泥新的增长点,保持全市散装水泥生产率稳步提高。”市散装水泥和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扩大全市“禁现”范围,从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加大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力度。继续开展预拌砂浆机械化喷涂施工和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对预拌砂浆生产产品的质量管理,科学发展预拌砂浆生产规模,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 (组稿:杨绪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