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举 日前,工信部部署清理整治网上改号软件,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在网站、搜索引擎、手机应用软件商店、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空间,坚决阻断改号软件网上发布、搜索、传播、销售渠道,让非法改号软件“发不出、看不见、搜不到、下载不了”(12月6日新华社电)。 非法改号软件应该是电信诈骗持久猖獗、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电话实名制和银行账户实名制严格执行后,非法改号软件如得不到有效治理,很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犯罪工具。由此,必须运用大数据优势,彻底将非法改号软件从网络、电商平台、软件商店中清理出去,并拦截非正常号码,让非法改号软件没有用武之地。 互联网平台应严格执行银行账户实名制、电话实名制、电商实名制、网络账号实名制等制度,并可设置信息共享的黑名单,及时发现并记录软件开发者、出售者、购买者信息。这样的话,等于编织了一张实名制大网,互联网使用者的真实信息均有据可查。只要能够抓住软件上架、通过社交软件联系买家、通过银行账号收取费用的任何一个环节,就可击破这一黑色利益链。 打击改号软件,不能忽视电信运营商的责任。按说,人们使用电话或手机时,已经与运营商建立了消费合同关系,运营商应该保护使用者的消费安全,即提供来电显示的运营商应保证来电显示内容的真实有效。当前,各地已对未经实名登记的电话号码实行“双停”,这种背景下,运营商更有责任杜绝被“篡改”号码通过其网络呼入消费者手机。据报道,广州市民杨军曾遭遇电话诈骗,被骗48万元。2014年,杨军将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诉至法院,理由是自己花钱买了来电显示服务,但该服务没能显示正确号码,也没有拦截异常号码。后法院认为运营商在该事件中存在违约行为,判令其赔偿杨军1万元。这警示运营商,必须及时更新技术,将异常号码拦截、阻断在通信网络之外。 非法改号软件的社会危害性相当严重,哪怕以刑罚手段制裁开发者和使用者也不为过。相关部门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应该对此类行为施以更严厉惩戒。只有对非法改号软件形成围剿,才能避免其继续为害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