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版:2016金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奋进开新局

2016宁波金融热词解读(下)

  热词

  支持棚户区改造

  热词

  今年以来,宁波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政策要求,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在总行的统一安排下,积极指导国开行宁波市分行、农发银行宁波分行两家政策性银行,运用央行PSL(抵押补充贷款)低成本资金支持宁波棚户区改造。

  国开行宁波分行共获得PSL资金475亿元,运用统贷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对全市71个棚改项目承诺贷款1114亿元,惠及全市14万户棚户区居民,2016年实际发放棚改贷款263.40亿元。同时积极牵头成立棚改银团,累计投放52.28亿元支持余姚市棚户区(危旧房)一期改造、宁波四中东侧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鄞州区集士港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一期)等项目。

  农发行宁波市分行分别投放贷款8亿元、4亿元,支持北仑柴桥白峰片区棚户区改造和镇海九龙湖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涉及搬迁面积665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900户。农发行总行的PSL贷款资金成本为2.75%,上述两笔贷款利率均在PSL贷款基准利率水平上加点,按上限4.145%执行,低于一般企业贷款1.25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央行低成本资金对保障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宁波银行业机构创新运用“一一匹配”“统贷统还”“专项基金”“购买服务”等融资模式加大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

  通过市县融资平台对单个棚改片区实行“一一匹配”模式,融资支持快速跟进。将棚户区改造项目作为信贷投放的优先方向,从制度上保障棚户区改造贷款在抵押担保条件上优于其他保障性住房贷款。与地方政府和住建部门统筹棚改建设计划,提升融资支持的精准性。

  对市级融资平台统一评级、统一授信,对多个区、县(市)的棚改片区进行集中支持,实行统借统还;分阶段组合利用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形式,加快项目推进。增强开发性金融对货币安置的支持力度。切实降低全市棚改融资的总体成本。

  运用“专项基金”等新型模式支持棚户区改造,加快完成基金项目授信评审与发放,运用信托投资等新型融资方式支持棚改。主动开拓融资新模式,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支持棚户区改造。

  热词

  保险产品创新

  今年以来,我市发挥保险机制作用,积极推进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及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大病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巨灾保险、各类责任保险、小微企业保险、出口信用险以及社会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城镇居民住房综合保险等业务。目前,宁波全市已申报的保险创新项目达130项。

  2016年,市政府出资5700万元,继续为全市1000万居民(含外来人口)购买巨灾风险保障。在原有台风、暴雨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础上,增加危化品爆炸、恐怖袭击、群体性踩踏等重大突发公共安全风险保障。

  为提高普通公路巨灾风险抗御能力,宁波市启动普通公路营运期巨灾风险保险试点,为821.65公里的国、省道购买巨灾保险;不断优化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模式,做深做实“宁波经验”。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城镇居民住房综合保险,实现对城镇居民住房的全方位动态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全国首个区域性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宁波市鄞州区试点,保险责任涵盖集体聚餐、各类食堂食品经营、群体性食品中毒三类风险。启动电梯安全综合保险试点,以“保障+服务”方式,抓住电梯维护保养这个核心风险防控环节,推出全国首个可实现全程风险管理的电梯安全综合保险产品,探索构建电梯安全管理多元共治格局。

  为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题,宁保保险机构运用“保险+基金”模式,向镇海区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家庭老人,提供包含“人身综合保险、老年特殊照护保险、老年日常照护金”的全方位服务。税优健康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作为税优健康保险首批试点城市,宁波按照保监会的统一部署,有序稳妥推进。截至10月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7.5万元,年度保额2.7亿元。

  热词

  寻找最具

  投资价值企业

  为了引导创投资本与广大创业者对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宁波市股权投资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与宁波市股权交易中心携手主办“2016‘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系列活动,共收到报名表近400份,大部分都是创业型、创新型的中小微企业,其中不乏“国千”、“省千”专家,以及“3315”海外人才创办的企业。在历时半年的时间里,专业评审机构层层筛选,通过一系列调查走访和路演评比,最终评选出“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20强晋级企业,并配套选出“宁波十大海归”“宁波十大创业平台”等奖项,为宁波创投界搭建起政府、园区、企业、资本互通互助的平台,使“平台专业孵化+企业发展+专业投资”的发展模式更加成熟。

  经过“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系列活动的酝酿,市政府专门主办了2016中国股权投资论坛,邀请清科集团、IDG资本、软银中国、达晨创投等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负责人为宁波“互联网+优势产业”“互联网+双创“建言献策,再为宁波创业创新加了一把火。来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16家优秀企业,还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评选”,充分展示了风采。

  热词

  私募基金双“破千”

  私募基金不仅可以丰富资本市场交易形态,拓展市场服务范围,增强对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还能够有效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激发民间投资获利,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凭借在产业基础、创新平台和政策体系方面的优势,宁波已成为国内基金业的重要集聚地。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私募基金管理人332家,基金数量突破1000只(1062只),基金规模(实缴)突破2000亿元(2068.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111%,在全国各城市中位居前十。私募基金逐步立足本地发展,办公地在宁波的私募基金管理人169家,占总数的51%,较去年同期的46%提升5个百分点,备案的基金数量和基金规模分别占全市总数的63%和62%,发展势头良好。

  为推进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今年9月,市政府携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共同主办了第三届中国(宁波)私募投资基金峰会,近千名来自上市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代表参加会议。副市长王仁洲在会上表示,宁波将加大对私募基金发展的支持力度,丰富资本市场交易形态,拓展市场服务范围,增强对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热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专项整治

  为了构筑坚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总体部署,建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配合全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常态化、全覆盖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建立“集中宣传、区位宣传、覆盖宣传、特色宣传”为基本框架的宣传体系,开展多维度、立体式、全覆盖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方式,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电信、公共交通设施等各类媒介或载体,以法律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剖析、投资风险教育等方式,推动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村)、进校园、进家庭、进金融机构、进公共交通和人流密集场所等“五进”活动,提高宣传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广大群众对非法金融不参与、能识别、敢揭发。

  热词

  “十三五”金融业

  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宁波金融业将深入实施市委“六个加快”战略和“双驱动四治理”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提质增效、社会治理现代化、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提升金融产业能级,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强化特色优势,建设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区域金融中心。

  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发展。抢抓国家加快金融改革开放的机遇,做深做透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这篇大文章,积极争取各类金融创新试点,吸引更多的金融要素集聚,着力把先行优势转变为引领优势,提升金融发展能级和质量。加快推动金融对外开放,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国际化。

  坚持重点突破,特色发展。立足传统优势和宁波特色,集聚和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丰富金融市场的层次和产品。积极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着力推动海洋金融、航运金融、物流金融、贸易金融、离岸金融等特色金融的发展,使金融业成为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服务实体,融合发展。突出产业内部关联性和外部服务性,集聚长三角城市群财富资本,打造投融资上下游产业链,构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型金融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保障能力,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

  坚持风险防控,健康发展。坚持金融改革创新与金融风险防控“两手抓”,构建立体化、网格化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强化动态监管与监管联动,增强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金融生态与信用环境维护,保障金融安全稳定运行。(张正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