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宁波做全民艺术普及的全国样板

———访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

  本报记者 崔小明

  通讯员  陈敏健

  

  “宁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家乡宁波能够久久为功地做下去,为全国其他城市探索出一条道路来!”昨天,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振濂在出席胡朝霞书法工作室普及点授牌仪式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陈振濂是我市鄞州区人,出生在上海,曾师从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名家,是当代书法界领军人物。他认为书法应该为人民书写,表现世间大爱和大道,书法家应该走出象牙塔,书写民声,记录社会。2012年开始,他以“民生书法”“社会记录”为表现形式,日记一事,坚持不辍。

  陈振濂告诉记者,他因为身兼多职,工作非常繁忙,但这次专程赶来参加胡朝霞书法工作室普及点授牌仪式,除了家乡情结,也为宁波在全国首创的“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这种模式所吸引。“原来的艺术学习都是‘高’‘精’‘尖’的思维,现在宁波提出了‘普通思维’,即由政府主导,将触角伸向农村、社区等基层,这非常了不起!”陈振濂说。陈振濂认为,全民艺术普及对于提升城市的人文素养、市民的审美情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笑称,不久的将来,走上宁波街头,随便找个人都能谈几句对文化艺术的看法,这座城市将是多么了不起!

  陈振濂连续3年筹资推行公益项目全国书法教师培训“蒲公英计划”,为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培育了一大批书法教师。陈振濂说,宁波推进全民艺术普及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走高端路线,邀请文艺界的大师,特别是宁波籍的艺术家来宁波讲学、授课、办展等进行艺术普及和文化传播。通过艺术家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影响并带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二是要通过政府的有效组织,逐级建立网络,覆盖城乡,让市民就近接受艺术培训。胡朝霞工作室普及点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让有限的人力、财力、精力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陈振濂希望宁波的书法艺术工作者能走出书斋,积极投入到这项群众性艺术工作中来,为全民艺术普及作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政府部门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把“一人一艺”工作做好,争取成为全国样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