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钱湖发现北宋时期代表性越窑窑址

被评为2016年浙江省八大考古重要新发现之一

  图为2号窑炉发掘现场。
  (图片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图为双兽形系双竖线瓜棱腹盖罐。

  本报讯(记者姬联锋 实习生张夏钰)记者从昨天上午召开的宁波东钱湖上水岙越窑窑址考古发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本月初举行的2016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评议会上,来自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考古学会、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评选出了2016年度浙江省八大考古重要新发现,宁波东钱湖上水岙越窑窑址位列其中。

  据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罗鹏介绍,在宁波地区发掘过不少北宋时期的越窑窑址,上水岙越窑窑址出土的瓷器的精美纹饰和繁复程度均高于其他窑址的瓷器,可以说代表了北宋时期越窑青瓷的工艺水平。

  上水岙窑址位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村境内。2012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东钱湖开发建设,对窑址所在地块进行调查、勘探时,发现1处宋代越窑遗址。今年,经浙江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发现窑炉遗迹两条,出土了大批精美的越窑青瓷器和窑具等遗物。

  上水岙窑址窑炉遗迹均为依山而建的龙窑,砖砌而成。两条窑炉窑头部分皆保存较好,但中段均遭破坏。1号窑炉窑尾部分已被破坏,2号窑炉窑尾尚存。“从每条窑炉窑头由南往北收缩的3处火膛遗迹看,应是同一窑炉的三次重修再利用,每条窑炉系不同时期的3座龙窑,共6座窑。”罗鹏说。

  上水岙越窑窑址出土遗物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种类丰富,主要包括有碗、盘、杯、盏、盏托、盒、罐、壶、钵、香薰、瓶、套盒、水盂、枕、洗、砚台、五管灯等越窑青瓷产品和匣钵、垫圈、复合型垫具等烧窑用具;二是造型别致,发现了以往越窑考古中少见的器形,如仿青铜礼器的越窑青瓷花口尊和镂雕凤纹、龙纹香薰等;三是装饰工艺繁复,集多种工艺于一身,刻划花、浅浮雕、镂雕、堆塑等工艺大量运用,使器物呈现多层次的立体浮雕感;四是纹饰精美多样,既有莲瓣纹、牡丹纹、荷叶纹、莲蓬纹、云草纹等植物花卉和海波纹样,也有凤纹、龙纹、摩羯纹、雀、鸳鸯、鹦鹉、鹤、鱼等动物纹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五是很多器物上刻有文字,如“大”“内”“千”“周置”“大吉”“曾州”“上清”等,为研究越窑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六是出土的各式窑具上大量黏附各类器物,为研究越窑的烧制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

  罗鹏表示,已清理发掘的两条龙窑窑炉虽局部破损,但整体尚存,结构清晰,关键部位窑头火膛和窑尾排烟系统保存较好,其发现对研究越窑的窑炉结构、布局和建造技术等提供了新的案例。此外,出土的瓷器标本大多制作精美,胎质、釉色均属上乘,透雕、刻划花工艺精湛,少数器物与上林湖地区调查采集到的刻有“官样”字款的产品类似,可能为仿“官样”烧制产品,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其所处时期的工艺水平,个别器物还弥补了越窑青瓷产品的空白。“从瓷器标本特征看,其主体遗存时代应在北宋中期,少量遗存年代可能早到10世纪晚期。”罗鹏说。    

  上水岙窑址出土的部分青瓷器物和日本鸿胪馆遗址、印尼井里汶沉船、埃及福斯塔特遗址中出土的一些越窑青瓷产品在釉色和纹饰方面极为相似,这对10世纪晚期到北宋中期东钱湖窑场的生产状况,以及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陶瓷贸易史,特别是宁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上水岙窑址的发现,不仅极大提升了作为越窑三大制瓷中心之一———东钱湖窑场在越窑青瓷体系中的历史地位,也同样提升了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达到了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共享双赢的目标。

  据悉,目前上水岙越窑窑址野外发掘工作已告一段落,为更好地保护窑炉本体不受雨水等自然灾害侵蚀,有关方面已暂时采取了原址回填保护措施。经多方论证,下一步将在两处窑炉上方建设窑炉遗迹展示馆进行原址保护展示并向公众开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