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松 70岁老人免费乘坐公交,学龄儿童免费9年义务教育,一些公共海域游泳免费,酒店为住客提供免费早餐,飞机为乘客提供免费盒饭。尤其是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免费更是成为鲜明的主张,免费的网站、免费下载音乐、免费的游戏、免费使用微信工具、免费预订酒店客房、免费旅游攻略,免费的在线阅读、免费的视频等等,这几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 人们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应是一条基本常识。对于个人来说,做什么事都得付出劳动,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对于提供免费产品与服务的单位和机构来说,免费只是一种支付转移,或者以免费的方式来获得利益,无论何种方式,全世界不存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午餐。 任何产品与服务都需要成本,有时,只是这种成本没有让消费者承担。免费有许多种,一般可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领域。在公共物品领域,比方说,70岁老人免费乘公交,9年义务教育,这些属于政府提供的免费公共产品,但并不是说,这些不需要成本,相反,政府要为义务教育提供巨额的资金与服务,成本巨大,只是享受这些服务的学龄儿童及家庭不需要支付本应支付的费用。那么,这些成本由谁来承担呢?政府并非利润生产机构,这些费用都是政府用合法的强制手段,向公民个人和生产单位以税收的形式征收而来的,而征税额度的高低与提供公共物品多少,可分为高福利国家与一般国家。许多人羡慕北欧等高福利国家的许多公共产品都是免费的,但也要看到,这些国家的税收也是很高的。 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一切私人产品都可由市场提供,只是公共产品才能由政府提供。经济学家萨缪尔逊认为公共产品是,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任何他人也对这种产品的消费。这一描述成为经济学关于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而且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与私人产品或劳务显著不同的三个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而凡是可以由个别消费者所占有和享用,具有敌对性、排他性和可分性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并非没有成本,而只是这种成本由政府以税收的形式强制征收后再代纳税人支付,所有不能说,政府投资多少建立了公共医院,投资多少修建的公共图书馆,政府不是商业机构,其所有的费用只是代表纳税人来支付的。 还有一种与公共产品相类似的是慈善,一般受救助者也是免费的。慈善事业是人们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通过救济、援助或者捐赠等等这些手段来达到对人类的热爱或增加人类的福利。慈善也是有成本的,只是它由慈善施救者承担,是个人或者专业机构出于自愿将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社会。 因此,这些公共产品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其背后同样是有成本的,只是人们习惯上,将这些产品与服务称为免费的。 由于政府不同于市场,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公平而不是效率,因此,必然带来效率低,也会产生许多寻租现象,造成资源浪费。正因为如此,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提供所有的产品与服务,除了公共产品外,其余的都交给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至于市场经济下出现的许多免费产品与服务,那是另外一种经济现象,它与公共产品的免费不是一种原由。 (作者系文化学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