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空港 城市新地标的美丽行动

  宁波空港(含三期工程)效果图
  图为机场门户区景观
  宁波空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宁波空港获“国际卫生机场”

    本报记者 张 燕

  通讯员  霍显丰 高立锋 赵鲁璐 黄跃光

  在门户区两侧青草绿树相伴下,驶入整洁宽敞的机场大道,前方不远处就是宁波空港--前不久,这里的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货邮量突破10万吨,宁波空港服务我市发展大局能力日益增强。

  繁忙的机场,每4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西边1公里外,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不停航施工。远远望去,T2航站楼的雏形已拔地而起,东西指廊巨大的灰色柱体盘旋而出,像振翅飞翔的雄鹰。

  一个多月前,围绕打造国际卫生港,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验收,成为我省首个、全国第11个国际卫生机场。

  门户区提升,三期工程建设,创建国际卫生港……在一系列与空港发展息息相关的举措中,宁波空港不仅客货运量持续、快速增长,服务宁波发展大战略能力不断增强;而且空港本身正在以更加美丽的姿态,成为宁波城市新地标。

  门户景观提升

  寄寓城市精神

  沿着机场高架一路前行,通过迎宾大道沿路的花丛和人文小品,途经航空路、航辉路,迎面便到了栎社国际机场门户区的核心部分。

  经过一年多的门户区景观提升工程建设,机场门户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对于提升宁波城市软实力,增强宁波综合竞争力,都具有极大意义。

  宁波机场门户景观提升是城市门户节点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外游客来到宁波的第一块门面招牌,也是展现宁波城市形象和内涵的首要印象。

  为此,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斥资9000万元,主要对机场迎宾大道全线的景观进行全面整治提升,整治区域全长达到2.5公里,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

  门户区改造结合宁波自身特色,按照“热情、开放、现代、人文”的设计理念,对门户区内的绿化植被、生态水景、灯光夜景等进行全方位提升,力争建设花园空港,将空港打造成为宁波城市的靓丽门户。

  景观提升工程还着重体现人文性设计特点,融城市精神于设计之中,展现宁波城市既热情包容又现代充满活力的风采。如核心区滨水区域平台上设计了造型新颖、别具一格的三座莲花状不锈钢金属雕塑,并在水池周边配以大片美人蕉、千屈菜等丰富水生植物,设计寓意为“天一生水”。

  三期工程建设 多项创新实践

  一年前,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动工,这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提高机场综合服务保障功能,推动临空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市“港口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抓紧进度、分项推进”的原则,机场三期工程项目推进稳中有序,多项配套工程已先期启动。如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集指挥中心与消防中心功能于一体的东部综合楼工程于2014年1月率先开工,目前该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为保障机场正常运行和三期开工扫清了障碍。

  在施工现场,我们能够看到,T2航站楼的雏形拔地而起,它与现有的T1航站楼国内功能区空陆侧均可连通,形成统一整体,增加了实用性。

  由于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具有子项目交叉纷繁等特点,再加上需在现行机场不停航的情况下施工,工程建设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在三期扩建项目中,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应用在我市重点项目工程中尚属首创。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不仅能够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还开拓了应用科技提高效率、便捷服务的创新之路。

  泥浆固化技术也是此次工程中的一项技术亮点,宁波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仅在T2航站楼的建设过程中,就将产生14万立方米的泥浆。通过创新性地使用泥浆固化技术,建筑泥浆全部在工地内处置完毕,充分实现建筑泥浆零外运、零污染,不仅破解了泥浆处置难题,节约了工程建设成本,同时还贯彻了绿色环保理念,探索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化水平。

  安全生产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一项重要的工作,机场三期工程为结合全国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创新性地在T2航站楼项目部施工现场设立安全体验区,并定期向相关单位推出安全体验活动,从教育、人员和管理三方面创新了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模式,有效增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历时两年 打造国际卫生机场

  作为我市全港创卫首个航空港口,11月9日,宁波空港正式通过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实地考核,成功创建浙江省首个、全国第11个国际卫生机场,助力宁波成为全国首个“全港创卫”示范城市。宁波空港口岸同时也成为国家指定应急入境口岸,将享受一系列卫生检疫便利化措施。

  两年前,当承担起宁波唯一航空港口创建国际卫生港重任的时候,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感到了责任重大:当时空港面临着机场超容量保障常态化、综合实力水平较低、三期扩建工程还处于前期等诸多困难,而这次创卫是空港史上少有的一次周期长、规格高、标准严的创建活动。

  在这个背景下,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上下思想统一、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在市口岸办、宁波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的指导下,管委会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牵头主导作用,明确空港创卫工作列入年度重点任务,建立以“管委会牵头主导、机场集团等企业为主体、国检机场办为技术指导、市级有关部门和创卫专家组联动、周边乡镇街道配合推进”五位一体的具有空港特色的工作机制,两年来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

  创卫办首先意识到,空港综合保障水平较低、基础卫生设施薄弱是创卫工作面临的最大难点,尤其机场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以及固液体废弃物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创卫的标准。面对这些问题,空港经过近两年的工程施工和项目改造,新建了航食配餐大楼、航空器加水站、固体废弃物处理站、航空器污水污物处理站等一系列基础卫生保障设施,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从生产源头到末端切实把关,使各类指标均控制在国家及世卫组织标准之内。新建的航空配餐大楼可以提供日配餐12000份,与老配餐楼相比增长300%供餐能力,航食加工完成到旅客入口,时间控制在24小时之内。机上供水方面,配备了德国进口的机供水过滤装置,航空器用水卫生达到直饮水标准。新建的航空器污水污物处理站可以完成国内航空器污水污物处理、垃圾分拣处理、国际航空器垃圾焚烧及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任务,达到日均处理航空器垃圾7.9吨、生活垃圾7.2吨的能力。

  为满足创卫对于医疗救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所提出的要求,宁波空港持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部门内的应急处置预案和部门间的协作运行机制。机场先后与市急救中心、市第二医院签订各类应急救护协议,加入宁波市整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同时与宁波检验检疫局机场办签署了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合作协议,共同应对空港的公共卫生事件,先后组织了4次桌面推演,2015年底还组织开展了宁波空港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充分检验各单位发现预警、指挥调度等各环节的实战能力,提高了机场的医疗急救与应急处置的联防联控能力,成功防止了埃博拉、禽流感、MERS等外来传染病毒的输入。

  环境整治是宁波空港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空港创卫区域涵盖机场红线范围全部以及红线范围外400米以内的媒介生物防护带区域,共约9平方公里。宁波空港制定了创卫环境整治专项任务,列出10大项20余小项环境整治项目,明确了15家单位的任务,对机场红线外400米防护带10余个村庄、航空路、机场各办公区、候机楼、货站等区域进行环境整治,累计整改面积约48万平方米,新设防蚊闸板600块、毒鼠屋600余个,灭蚊灯99个,消除了各医学媒介物的滋生地,极大地促进了空港口岸媒介生物监测及控制工作。据监测显示,去年空港口岸内鼠、蚊密度较前年均下降了一半多,环境状况和医学媒介生物数量均符合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