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民 基层领导干部处在最前沿,担负着十分繁重的领导、管理、服务任务。他们既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工作繁重、局势复杂、风险陡高、“压力山大”是当前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状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推进地方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度关注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这对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历来重视德才兼备的原则。干部的德才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干部的思想品德、理论素养、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领导干部有否坚定执着、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事关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能否顺利发展。因此,领导干部要想打开局面,做好工作,要想破解难题,取得成功,除了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然而,毋庸讳言,长时期以来,我们常常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比较注重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至于平时领导干部心理是否健康,有哪些变化,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教育培训内容及考核测评指标。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干部工作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慈溪这个问题抓得准。 面对工作压力,心理素质很关键。慈溪——— 把干部“心理健康”当大事抓 本报讯(记者黄合 通讯员孙裕丰)在过去一个月里,你是否感到焦虑、担心或不安?是否感到疲劳、过累、无力或精疲力竭?是否感到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难以入睡,感到有人在监视?是否感到喉咙有梗塞感,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聊聊天,谈谈心,已不足以缓解基层干部的“压力山大”。去年下半年开始,慈溪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干部心理健康关爱工程,对各级干部开展特殊的“心理健康体检”,从幸福感、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睡眠质量等多个维度,了解基层干部的心理活动,降低相应的“压力指数”,锻造适应发展需要的“铁军”。 “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心理上就有了‘慢性疾病’。尤其是对于公务人员来说,一些心理问题是‘隐形杀手’,既影响了自己的健康,也影响了工作状态。”慈溪市级部门的一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其所在的单位有近3%的干部,明显表现出消极抑郁的情况,工作不在状态,处理事情频频出错。 做了多年干部工作,慈溪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的蔡振宇对此深有同感。近年来,随着发展进入攻坚期,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一些历史遗留下的“硬骨头”问题,面对更为复杂的利益纠纷和更为严格的问责制度,各级基层干部明显感受到“本领恐慌”和“压力山大”。“面对压力,应对态度和心理素质很关键。有的干部应对自如,有的干部却无所适从,一遇到困难就下意识地选择逃避。” 对此,由慈溪市委组织部牵头,依托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同市直机关党工委、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市卫计局等部门,联合启动干部心理健康关爱工程,分层分类有序促进干部了解心理知识、缓解心理压力、疏解心理郁结、化解心理矛盾,旨在不断提高干部心理素质,为其减压寻找积极的策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慈溪为此专门引进了第三方的服务力量,针对心理健康体检中发现的情况,建立个性化的预警响应机制。其中,对焦虑、失眠等常见轻微心理问题,以音乐放松、沙盘游戏、团队辅导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调适;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对可能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做好及时干预、通知家属或医院转诊等工作。 据统计,2016年以来,慈溪市本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15场次,参训干部1830人次,开展互动式心理辅导11次;已有11名干部通过健康帮扶热线接受了辅导,8名干部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进行了个体心理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