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党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铁军”的锻造之路

我市从严从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纪实

  “菲特”台风面前,宁波挺住了
  征迁一线,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克难

  本报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勇祖轩 本版图片由市委组织部提供  

 

  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这样一支“四铁”干部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期望和要求。

  当前,宁波正处在奋力拼搏、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如何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如何打造领导干部队伍的“宁波铁军”?一个多星期前,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从严锻造“四铁”干部队伍的决定》,为我市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中,《决定》用近50%的篇幅讲述“宁波话”,对我市近年来实施的“班长工程”“培鹰计划”“优苗选育工程”等特色经验进行了梳理、提炼、深化,提出了锻造“忠诚干事政治过硬、担当干事本领过硬、奋发干事实绩过硬、为民干事责任过硬、干净干事廉洁过硬”宁波铁军的要求。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历届市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坚持“有担当有作为有口碑”用人导向,切实加强好班子好班长好梯队建设,着力造就过得硬打胜仗的干部队伍。今天,就让我们对照“四铁”干部的要求,看看宁波的创新实践,看看“宁波铁军”的锻造之路。

  忠诚干事 政治过硬

  在干事创业中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

  共产党员应该具备怎样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党忠诚?在危急关头党员应该如何挺身而出?在巍巍四明山上,安葬着抗日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忠骨。几乎每一名宁波的党员干部,都会到这里上党课铸党性,在高耸矗立的纪念碑前,肃立、悼念、缅怀,重温曾经在党旗下许下的铮铮誓言。

  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的精神之“钙”,是思想之元和为政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将“忠诚”作为核心要义,作为把好干部政治关的第一标准。

  信之愈深,行之愈笃。在素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宁波,多年来始终坚持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干部选任培养的标准,挑选培养了一批“不忘初心”、政治过硬的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是不是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的“软骨病”?是不是在遵守政治纪律规矩方面不到位?是不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坚定、斗争不坚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中,宁波的党员干部不停地扪心自问、掩卷反思。

  是不是拥护核心、紧跟核心?有没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不是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日常教育培训、固定组织生活中,宁波的党员干部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凝聚共识。

  以德为先,2011年宁波率先开始新时期好干部选任工作的探索,15人因德行表现欠佳而不再提名或不列入新进班子人选名单;锤炼党性,2015年宁波率先全面推行党员固定组织生活日制度,领导干部定期带头上党课成了一种红色共识;以学促知,市直机关干部风采大展示,对标争先,聚焦发展……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把握方向;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

  “对党要忠诚,这是一个下接底线、上关理想信念的问题,也是领导干部政治素养中最为基础的问题。”市委党校教授刘彦昌表示,忠诚不仅是“干净”的思想基础,也是“担当”的动力来源。对于宁波而言,锻造一支忠诚干事的干部队伍,就是抓住了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找到了助推宁波发展的“新引擎”。

  担当干事 本领过硬

  在改革发展稳定主战场练就闯关夺隘的硬功夫

  面对新常态是不是有些“能力恐慌”?面对新形势是不是觉得专业能力不够扎实?潜心干事创业的时候是不是缺乏底气?这些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拷问的是干部的综合素质,倒逼的是干部能力的不断提升。

  “班长工程”选育“一把手”、“优苗选育”拓宽成长链、“三重三跨”精准挂职、“培鹰计划”因材施教、“专项考察”一线识才……近年来,宁波推出了一系列定制的培养菜单,为不同层次的干部打造过硬本领,为宁波改革发展培育了一支“精锐之师”。

  “一线是火热的‘战场’,是能力迅速提升的‘加速器’。只有通过实干导向,以担当为标尺,才能不断优化结构增强队伍的战斗力,成为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跟得上、打得赢的‘铁军’。”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室相关负责人说。

  实干为导向,一线做“考场”。2012年开始,宁波率先打通体制藩篱,委派后备干部“三重三跨”,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服务关系宁波发展的重大项目,面对经济发展的“险滩”和项目推进的“中梗阻”,发挥“急先锋”作用,成为深化改革主战场上的“特种兵”,增强干部的破难意识和攻坚能力。

  改革当前,需要“狮群”。2013年起,宁波推出干部教育培训“培鹰计划”,聚焦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干部的成长轨迹,分层分类推出个性化“定制菜单”,统筹全局育“精鹰”、立足当下育“飞鹰”、着眼长远育“雏鹰”,全方位全链式提升领导干部专业能力,打造“好班子”“好团队”,培养敢拼肯干的“狮子型”干部。

  压担子,墩墩苗,挑选后备“好苗子”。2013年起,宁波同步开展“优苗选育”工程,通过公开比优、培训提优、一线赛优、干群评优、亮绩选优“五优选育法”,公开选拔“80后”市管副职预备人选,做到超前储备、拉长赛道、递进培养、优胜劣汰,在一线蹲苗锻炼中储备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干部……

  到急难险重第一线去,到集体经济薄弱村去,到中心工作推进现场去。

  近年来,通过“压担”“墩苗”、一线挂职,一批“三有四好”的干部走上了更为重要的岗位,引领一方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奋发干事 实绩过硬

  在大干苦干实干中创造经得起检验的一流业绩

  不躺“功劳簿”,不惧“硬骨头”,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就需要这样一股“精气神”。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如今,宁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以实绩论英雄,通过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勇于担当、苦干实干、实绩突出的干部,让无所用心、无所事事、无事生非的干部没市场、没位置。”市委党校副校长冯建波如是说。

  在宁波,科学选任干部的探索始终都在进行着。近年来,宁波将一批充满激情、敢为人先,勇于打破常规,大胆开拓创新的干部挑选出来,打造良性互动的政治生态圈。

  2013年开始,宁波确立了常态化的干部专项考察机制,在生态环保、“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服务保障G20峰会现场,深入考察干部在推进中心工作中的表现,让专项考察成为引导干部在一线有担当、有作为、有口碑的“指挥棒”。

  2013年9月,我市出台公务员“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办法,“日考勤”查出工,“周记录”看出力,“月对账”重质量,“季考评”论实绩,干多干少,一目了然;孰优孰劣,不言自明,借用“大数据”考核倒逼每名公务人员奋发干事。

  2015年9月,1300余名县局级干部全部纳入“双对”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其敢于担当、推动中心工作的成效。近3年“双对”考核中有两年以上被评为“优秀”等次,可作为破格提拔的条件之一;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2015年底,宁波出台治理为官不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为领导干部列出了德能勤绩廉方面出现与所任职务要求不符的24种情形“红线”,一旦触碰,就将启动调整程序,坚决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过去考核可能就是凭‘印象’,有些公务员难免有‘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顾虑。如今干部的选拔都需要以实绩作为明确的标尺,通过从严从实抓好全方位考核,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加强干部正向激励,真正让好干部发挥潜能。”市委组织部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说。

  据统计,在2016年乡镇党委换届的过程中,从乡镇事业编制、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三类人员”中选配214人到乡镇党委班子中,一批躬身基层埋头苦干、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为民干事 责任过硬

  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中当履职尽责的表率

  干部的作风如何,服务水平怎么样?关于“好干部”的评判权,最终应该交到群众的手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写入党章的宗旨,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曾经许下的铮铮誓言。为民干事,一心为民,就需要领导干部将造福人民群众作为第一追求,在制定政策、服务群众、社会治理、民生工程等方方面面,丈量民情、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密切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沉下身子,沾沾“土气”。2014年9月,奉化新进的77名机关公务员全部下派到乡镇、村庄进行基层锻炼,在正式入职前,好好上一门“群众课”,除了订工作计划、记民情日记、联重点工作、帮困难群众等常规动作外,还专门列出“干一季田头农活”的要求,让原先十指不沾阳春水的“90后”,能够躬身拜群众为师,体验乡村百姓的酸甜苦辣。

  干农活、知农事,不仅是学技能,补“短板”,更重要的是让这批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学会群众语言,了解群众思维,培养对群众的感情。有了这份特殊的经历,在今后工作中,就不至于闭门造车、脱离实际。

  面向群众,了解实情。2014年,宁海县推行“群众考干部”大比武活动:每个联村干部都要做“考生”,考题由村民出,“考官”由群众当。评定为满意联村干部的,将被优先提拔,并会增发奖金;而被评为不满意干部的,将对其担任的现职和非领导职务作降免职处理,且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联村工作考核奖金也没有。

  实践证明,通过“群众考干部”这一载体,初步发挥了群众主体作用,进一步健全了党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同时还构建了有效的群众工作倒逼机制,发挥了群众主体作用,有力促进了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提高能力。

  “小板凳工作法”“365社区工作法”“圆桌夜谈”“小马拉大车”……在宁波的基层一线,创造了很多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好制度、好办法、好经验,各级干部进一步传承发扬,真情实意联系群众,真招实策服务群众,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与此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宁波连续10多年选派近3万名农指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努力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主制度监督员、组织建设督导员,把自身的锻炼磨砺融入到火热的基层实践,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受到基层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出发赶考的初心,也是肩上扛着的使命。

  干净干事 廉洁过硬

  在严守纪律坚守底线中做廉洁奉公的榜样

  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

  干净廉洁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

  近年来,市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省委“28条办法”“六个严禁”,一项项廉洁从政规章制度,进一步拧紧监督的“螺栓”,将制度的篱笆扎得牢而又牢。

  在选人用人上,我市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各级党委(党组)向上级报送拟提拔或重用人选时,要对其廉洁自律情况严格把关、作出评价;完善选人用人问责机制,推行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倒逼各级党组织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履行好选人用人把关责任。

  在日常管理方面,我市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新提任副处级及以上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核实等制度,研究出台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具体办法,畅通“下”的渠道;在深化“三超两乱”、“违规兼职”等整治基础上,把利用公权公款为私誉买单、“逐名腐败”纳入专项整治范围。

  在制度治党方面,我市大力推进党委(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把抓党建情况纳入干部考察考核内容,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任务列入市委当年年度改革要点。

  2016年,恰逢五年一次的换届大年。如何把好用人关,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纪委等部门,从严从实加强对程序、档案、组织认定、信访等相关事项的监督管理。

  为了防止“带病提名”“带病提拔”,市委组织部花了一年多时间,牵头审核了全市各级干部人事档案64989卷,其中市管干部1370卷,重点围绕“三龄两历一身份”对每一份档案进行逐页逐项的核查,严把审核登记关、材料补缺关、组织认定关,做到情况核不准不放过、问题查不清不放过,并对档案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出了跟进处理。

  为了保证整个换届程序到位、公正有序,市委组织部在区县(市)换届考察中对拟新提拔人选考察对象从严把关,在严格落实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要求的基础上,严格做到了干部档案逐一复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二次比对、纪检意见多轮听取、信访举报件件核实,同时,以“一人一表、一事一记”的形式如实记录,做到换届考察客观准确、完整具体、可追溯可倒查。

  心有戒,方能行有界。唯有严守纪律红线、坚守法律底线,才能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廉洁奉公心坦然。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