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南华 海曙记者站朱尹莹 通讯员张雅楠)昨日下午,在距离新中国文化部电影局第一任局长袁牧之的故居不到200米的城南书院,一场关于“微电影困境与前景、合作与突破”的高峰论坛正在举行,来自北京、香港、台湾、宁波等地的电影人,在此交流他们的学术理念,汇聚他们的思想火花。 “微电影是电影人才的摇篮。”郭南宏是台湾上世纪70年代重要且最高产武侠片导演之一,创作了许多武侠、功夫类作品。他认为,微电影放映时间短,准入门槛低,播放平台普及率高,给微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发展空间,年轻人因此可以迅速成长。优化微电影市场,形成微电影产业,年轻的电影人才有路走。 “一部精品微电影,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台湾微电影创作协会理事长张世熙将微电影的制作比作烹饪一道美食。“一道美食要吸引人,从食材到摆盘,缺一不可。同理,一部精品微电影,同样不能缺少好的故事、好的剧组、好的拍摄技巧以及好的营销。”张世熙曾在台湾召集了一群从事影视相关产业的微电影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老师,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半年后,这群爱好者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在贵州的一次微电影大赛上斩获大奖。 知名电影艺术家孙旭认为微电影只有形成产业链,才有生命力。“微电影产业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以拍摄微电影为主,一类是举办微电影节会,一类是播放微电影的平台。”孙旭说,一部精品微电影能够盈利,需要完善的市场。2017年,他打算做一件事,就是把版权的概念引入微电影市场。“为精品微电影付费,这是对微电影应有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孙旭认为,微电影拥有版权才能产出更多观众爱看的优秀微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