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临近
这些“套路”要提防

  本报讯(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邱琼 吴玲)春节的脚步已临近,骗子们蠢蠢欲动。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钱袋子,我市公安部门发布提醒,揭露了近期容易出现的骗局及其作案手法,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票务诈骗:为买票,常出现“病急乱投医”

  近段时间,买票是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对那些急需返乡却没买到票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头等大事。因此,不少人“病急乱投医”,找所谓的“黄牛”帮忙,结果掉入了“陷阱”。

  前不久,有一名叫小张的小伙打算回家却买不到票。他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布“内部购票”的信息,于是通过QQ联系上了对方,并被告知可以买到票,前提是需要支付“手续费”。心急如焚的小张信以为真,通过网银将“手续费”转账了对方。之后对方又拿“买到票”的截图发给小张,要求支付全款。最终小张被骗5000多元。

  高校学生小王前不久收到了一条短信,提醒她乘坐的航班因为故障取消了,让她联系客服办理改签或者退票手续。小王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刻意误导下,最终上当受骗。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年底票源紧张,但不能“病急乱投医”,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回家的车票。同时,需谨慎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

  红包骗局:“红包”不好拿,小心背后藏陷阱

  网络时代,用微信红包拜年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不得不说的是,伴随着“节日效应”的逐渐显现,红包陷阱也在逐渐增多。

  家住鄞州潘火的周女士经常参与微信“抢红包”活动。前不久,她的一名“好友”给她发来一个红包,红包还包含“开抢500元代金券”的链接。周女士点击链接,发现自己竟抢到了“500元代金券”的头等奖,立即喜滋滋地点击链接去领奖,并输入了身份证、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一大堆个人信息。输完信息后,她按照提示扫描了一个二维码。刚扫完码没几分钟,她就收到银行短信了,卡里被转走了1万元。事后她才知道,朋友的微信号被盗了,对方发过来的是藏有木马程序的二维码。

  除了“木马红包”外,还有一种陷阱叫“领导来电要‘红包’”。阿彪在鄞州邱隘一家企业当组长,近日接到了一个上级“领导”的电话。对方称快过年了,要给厂长送两个红包拜年,并承诺年后给予晋升。阿彪立刻出门准备去送礼,这时电话又来了。“领导”告诉他,人不用去了,直接用“电子红包”拜年即可。阿彪没多想就按照“领导”的要求汇了2000元到指定账户。没过多久,“领导”又来电,嫌太少,要求再汇6000元……

  民警提醒,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尽量不要碰,因为背后极有可能存在盗取个人信息,或者是商家恶意骗粉或广告推广的行为。此外,冒充领导并要求送礼的诈骗也处于高发状况,市民务必保持清醒并提高警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