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谭超华 黑色外衣,挺拔身姿,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上周四,在宁波工程学院的化工楼里,记者见到了该院材化学院35岁的副院长仇丹博士。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重要脂溶性营养素超微化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成果,助中国企业研发出了近百项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多年垄断,还为中国企业赢来跨越式的发展,为此他获颁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学殿堂博大精深,看到老一辈科学家的孜孜以求,更感到自己的渺小。这次得奖只不过是一个平凡人做了一件平凡的事。”忆及在人民大会堂与众多科学家一起领奖,这位走出象牙塔、始终紧贴产业搞科研的博士露出谦逊的笑容。 “化学和数学是我擅长并感兴趣的学科。”1999年从奉化中学毕业后,仇丹选择了浙江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那时,重要脂溶性营养素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和饲料等领域,涉及下游产业总产值近1万亿美元。但需要超微化后,营养素才能在微量添加时被生物体有效吸收利用。遗憾的是,这项含金量超高的技术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国内企业只能作为原料供应商而少量获利。2004年,浙江大学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向此科技高峰发起冲击。刚上研究生一年级的他作为团队第一名成员,带上铺盖行李,离开大学校园,扎进企业。早上6时起床,跟着企业技术人员了解情况,晚上技术人员下班后,他便一人独占实验室,有时甚至就睡在实验室。6个月艰苦付出,终于换来首个成果———超微化虾青素制剂的产业化。然而首次调试很不顺利,近100万元调试费用的损失,让大家非常心痛,仇丹更为难过。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反复核查原因,三天三夜没合眼。第二次调试顺利的消息传来,疲惫的仇丹趴在装置边沉沉睡去。产业化后的首个产品很快收获智利EWOS公司的订单,当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 看到前景的企业立马开始新厂区建设,给仇丹这位在读研究生配了2名比他年长的研究助理,单列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当时我觉得很振奋,暗暗告诫自己要带好团队。”仇丹的研究更接地气,贴近企业的需求。 2008年,仇丹博士毕业来到宁波工程学院,但尚未完全攻破的技术难题仍让他挂怀。“宁波工程学院在创建应用型本科大学,也积极鼓励我继续参与校企合作。”仇丹开始了双城工作模式,在校内带领10余位本科生团队,常年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在新和成带领一支人数越来越庞大的企业研发团队,劳累可想而知,但他乐此不疲。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晒得最多的就是来回奔波路上歇脚的高速服务区,还有午夜时分空荡荡的教学楼走廊。 “12年不鸣,一鸣惊人。”有朋友这样打趣仇丹。12年的潜心研究迎来了收获的春天:团队针对脂溶性营养素的结构特点,系统开发了粒径调控、提高稳定性和增强营养成效价的集成技术。通过这项集成技术创新,该项目产业化了上百种超微化营养素制剂,其中5个获得行业领域内的单项冠军。虾青素和维生素A超微化制剂的全球市场份额从零分别跃升至35%(全球第一)和25%(全球前三),间接保障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需求。支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论文中约有八成内容来自仇丹,专利有六成来自仇丹。 “原来这些营养素跨国企业漫天要价,一个产品以百万美元计,100多个产业化的产品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今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攀上了行业的制高点,实现了超越。”仇丹说到科研带给企业的好处时,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的确,新和成公司的市值也从12年前的14亿元猛涨至近300亿元。企业建立独栋的5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楼,仅全职博士就有50多名,科技显示了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某项营养素刚研发出来时售价200多元一公斤,一年后掉至20元每公斤。”仇丹说,紧贴企业需求的科研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运用逆向思维搞产品开发,仿造与创新相结合。下一个10年将加大原创力度,争取在全球脂溶性营养素领域全面领先。 科研论文写在产业一线的理念也被他带到了教书育人中。他从学生中招收科研助手,引导学生结合产业需求,踏实做研究。“不要功利地学习,不要追求一时一事的得失,找到兴趣与产业的结合点钻研。”他的学生告诉记者,仇丹老师让他们领略到了化学化工的魅力,看到自己专业的美好前景。此前很多被专业调剂来的学生想得最多的是转专业,而今有近百名学生毕业后走上技术研发道路,14名同学选择考研深造。 “行业兴,专业才会兴。”面对社会上不知情者对化工行业的妖魔化,仇丹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传递化工行业的准确形象,于4年前对宁波及周边的化工企业作了实地调查。仇丹还身体力行,作为全市“优苗选育”工程的首批20名80后市管副职预备人选之一,他在挂职九龙湖镇期间徒步走遍九龙湖56平方公里的景区,摸清当地旅游资源的家底,还带领学生做了65个水源保护地的水质检测分析。 采访结束时,这位始终活跃在产业一线的青年科学家说,多重经历让他拥有更大的情怀关注社会发展,引领科学研究再攀科研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