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国际范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傲娇”年货

洋翻宁波

  年货集市,场面闹猛
  (单玉紫枫 周红梅 摄)
  周晓芳介绍店内红酒
  (单玉紫枫 摄)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周红梅

  为了配合过年气氛,备战年货市场,公司还进一步拓展进口商品的种类,从平时主营的澳洲、法国红酒,扩展到中东欧国家的糖酒类。

  中东地区日照长,坚果品质优良,当时我们穿着防弹背心,深入那里带回的一些样品,已经在品质鉴定周期。  

  可以说,农历年前这一个月的红酒销量,占到我们公司全年销量的一半!

  过了腊八就是年。

  眼下,家家户户都在置办年货。在宁波,买年货有了更多的选择。背靠保税区得天独厚的跨境电商综试区优势,加上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不少进口商品早已是甬城市民“年货清单”里的常驻嘉宾,法国红酒、中东欧干果、澳大利亚牛肉、智利车厘子、新西兰南极深海鏊虾等更是成为明星产品,领跑“洋年货”市场。

  “消费升级时代下,市民对于品质、时尚、健康需求的提升,这是促使‘洋年货’逐年兴起的根本原因。”宁波保税区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洋年货”还由于海外供应链拓展,品种进一步丰富、市场细分明确,加之价格逐年亲民,颇受消费者欢迎,并借助宁波平台源头货、源头价等优势进一步辐射到广大内陆地区。

  线上线下 同步并重

  为了避开周末的采购旺季,记者特地选在了工作日探营。

  在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2楼,保税区美逸康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孜正在店里忙着打包快件。“喏,这箱就是发往江西景德镇的红酒。”他边贴胶带边介绍,“这个是我们的潜在经销商,他要了澳大利亚的布拉赤霞珠还有亚美尼亚的干白样品各一瓶,如果感觉好的话,他就准备趁着年节,大批进货。”

  肖孜告诉记者,随着农历新年临近,这个月以来,公司的订单量猛增。他以公司现有的10多个内地经销商为例,“经销商平时拿货,基本每月1次,每次货值3万至5万元,现在平均每个经销商每月两单,相当于翻了一番。”他说,另外,为了配合过年气氛,备战年货市场,公司还进一步拓展进口商品的种类,从平时主营的澳大利亚、法国红酒,扩展到中东欧国家的糖酒类。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也不容小觑。据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2016-2017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含零售及B2B)整体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年增速为23.4%。并预测今年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8.8万亿元。

  跨境电商平台无疑已取代海外代购、国外电商直邮,成为最主要的海淘方式。“对于这块市场,我们也在努力拓展自身份额,比如之前就已开发自己的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在做,现在销售比例各占50%。”肖孜表示。

  一手货源 体验为先

  “澳大利亚因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拥有很多优质牧场,被世界誉为优质牛肉的产地。”宁波澳洲之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宗洋告诉记者,公司老板是澳大利亚华侨,公司直接与当地屠宰场签订供货协议,拥有一手牛肉货源。在澳大利亚港口装船,直达宁波港口,省去中间商环节,保证优质低价。

  “我们从2015年开始做,主推线下,所以营销策略也以线下体验为主。现在除保税区和会展中心外,已开始在社区布局加盟店。”陈宗洋介绍,公司的主要客户群是一些注重生活品质的主妇团,此外还有奉化、舟山等地的知名西餐店。所以为增强客户黏性,公司在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会在会展中心推出会员日活动,请会员现场煎制牛排,并邀请酒店大厨当场烹饪,品尝现烤牛排。

  而放眼宁波进口商品中心,客户体验也决非“单打独斗”。记者了解到,针对此次年货季,进口商品中心与德国SKK共同主办“最美厨娘”厨艺大赛。第一场初赛已分别于1月8日和1月14日举行,80位参赛选手各显神通,最终有16名选手脱颖而出,并将于1月21日的决赛中,角逐“最美厨娘”称号,赢取由德国SKK独家提供的德国游大奖。

  厨艺大赛的食材,则是由保税区入驻企业澳洲之路、小明的美食之旅及汇立购特别提供,并邀请了宁波海逸大酒店主厨担任大赛评审团团长,采用专业评审与大众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主打健康牌,趣味、专业并重。

  “本次厨艺大赛通过增强客户体验,全面展示宁波进口商品中心商品多样化,突显我们一站式购物特点,同时也展现了‘洋年货’背后的饮食文化。”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入中东 开拓市场

  “年货节期间,我们的主打产品是智利的车厘子和新西兰的牛腱肉。”在9号馆的“人气王”暹罗水果店里,咨询、采购年货的市民络绎不绝。一拨拨迎来送往中,工作人员见缝插针告诉记者,“像这款智利的单J(注:车厘子一般以Jumbo为标准单位,J等级果径标准为26mm-28mm,单J、双J、三J是辨别车厘子品质好坏的标准,三J的车厘子为顶级。)之前售价每公斤90元,这次直线降到70元。新西兰的牛腱肉平时的促销价是每公斤76元,现在是70元。让利幅度很大,就是希望用这两款产品来带动其他的产品销售。”

  负责人王君辉道出了低价的秘密。“2016年,我们包了智利和澳大利亚两个地方的果园,全面保证了车厘子的货源。”他说,公司一年销售仅车厘子就有2万多箱。

  在强烈的促销攻势下,消费激情被广泛调动起来。“单位团购的、市民送亲友的,这两天,每天光车厘子出货就有100多箱。我们全员做线下,抽不出时间弄线上。”

  不过销售闹猛之下,进口水果行业也不乏隐忧。公司负责人王君辉坦言,今年水果行情持续低迷,市场整体不景气,所以他也在考虑拓展业务领域。比如去年下半年开始,其与奇瑞集团的国际贸易部合作,深入到伊朗、阿富汗,寻找优质的坚果果源。“因为中东地区日照长,坚果品质优良,当时我们穿着防弹背心,深入那里带回的一些样品,已经在品质鉴定周期,如果合格,将会考虑开展这方面业务。另外,我们与乌克兰方面的葵花籽油代理也已经谈妥,1月20日第一批货将到位。”

  拓展多元业务,“土”“洋”结合也是一大亮点。王君辉说,为了配合年味气氛,公司还进口了一些国内的“网红”年货,比如说每日坚果、新疆阿克苏的灰枣等,还有米油等实用的商超产品,争取让客户“土”“洋”搭配,“一站式”采购。

  单月销量 占全年50%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不单体现在对“洋年货”购买力走强上,随着对进口葡萄酒及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市民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可以说,农历年前这一个月的红酒销量,占到我们公司全年销量的一半!”“开张吃半年”,这在“洋年货”的红酒销售表上,已是个公开的秘密。

  上周五上午,趁着店里的空当,保税区布尔戈尼酒业的周晓芳笑着和记者拉起了家常,“十年前,我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注册资金很少,一直默默无闻,当时压根没想到现在能做到一年进口20多个集装箱。”她笑称,“可以说我们是与消费升级同步成长起来的。”

  记得当时第一次进口一整个集装箱的时候,那几乎是历史性的时刻。现在仅过年这一个月的销量就有十来个集装箱,占到全年销售额的一半左右。”

  去年6月,宁波保税区第一单跨境进口葡萄酒成功通关,整个过程从澳大利亚原产地到国内只用了5天,便迅速在国美海外购上线。跨境电商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葡萄酒市场是否会形成冲击?

  周晓芳告诉记者,时间短并不是跨境电商的优势。这些货采用空运方式,物流成本很高,所以从长远来看,并非常态。另一方面,随着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复苏,进口葡萄酒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低端市场迅速崛起,高端市场销量占比还不大。百元左右一瓶的进口红酒成为销售主力。“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跨境渠道的葡萄酒将侧重中高端市场,与一般渠道并不会形成正面冲突。”她表示,与此同时,公司也积极应对,比如寻访国外名酒庄,争取酒庄或者单一品类的国内独家代理,以进一步拓展海外供应链,确保“洋年货”市场份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