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开罗1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雪 埃及国务委员会行政法院16日终审裁定,埃及政府此前与沙特阿拉伯政府签署的有关蒂朗、塞纳菲尔两岛主权归属沙特的协议无效。该法院称,此为最终裁决,不得上诉。这意味着引发埃及社会争议的“还岛”事件画上句号。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还岛”协议在埃及国内遭到强烈抗议与质疑,行政法院的裁决实际上是一种妥协,是为了避免由此引发埃及新一轮动荡。埃及政府到目前为止尚未对这一最终裁决表态。由此来看,政府似乎也有意将此事“降温”处理。 蒂朗和塞纳菲尔两岛位于亚喀巴湾和红海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23年,沙特在英国主导下将两岛划归己有,但两岛在1950年以后处于埃及实际管辖之下,目前岛上驻有埃及军事人员以及多国部队和观察员。 2016年4月沙特国王萨勒曼访问埃及期间,两国政府就埃及将上述两岛“归还”沙特达成协议。双方政府官员称,两岛主权属于沙特,埃及1950年后实际管辖两岛是应沙特方面的请求对两岛实施保护。 然而,埃及当地舆论认为,1906年英国统治期间,埃及与奥斯曼帝国即以协议形式确定两岛主权属于埃及。因此“还岛”协议达成后,埃及民众举行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当地舆论反对声浪高涨。行政法院于2016年6月21日作出“还岛”协议无效的判决。埃及政府方面表示不服并提出上诉,但行政法院于11月8日驳回了政府上诉,再次裁定协议无效。 本月16日的行政法院终审裁决明确指出:“埃及对蒂朗、塞纳菲尔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根据宪法,任何机构或部门不得采取任何可能的措施出让两岛主权。” 据悉,就在上述裁决宣布前不久,埃及政府还将“还岛”协议提交议会审议,希望在议会获得通过。 不过,埃及政府要在国内民意和发展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存在很大难度,其未来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