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爱慈心 甬城涌暖

———2016年宁波慈善事业发展成果巡礼

  鄞州云龙扶贫基地喜迎丰收。
  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丫丫“义工大队为敬老院老人修剪指甲。
  (本版图片均由宁波市慈善总会提供)
  “衣循环”项目在东南大厦开展旧衣接收活动。

  记者  张 昊

  通讯员 蔡怀书

  慈善,是一缕阳光,温暖着受助者的心坎;慈善,是一滴雨露,润泽着每一位困境中的人。人间的真、善、美通过全市慈善总会平台在我市传递、扩散,爱的慈辉闪耀在四明大地每个角落。

  步履铿锵,逐梦前行。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市慈善总会认真学习贯彻《慈善法》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对策,稳步推进各项慈善工作,较好地实施了年初预定的工作任务,并荣获第五届“浙江慈善奖”。

  《慈善法》学习贯彻:

  为慈善保驾护航

  2016年9月1日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为慈善事业扬帆远行保驾护航。同样值得铭记的日子还有9月5日,慈善法决定将每年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慈善法》的施行,既对慈善机构运作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也为慈善事业发展带来机遇。

  去年,宁波市慈善总会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学习、宣传《慈善法》,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营造良好的慈善发展环境。特别是去年,市慈善总会协助省慈善总会,同江北区慈善总会一起承办了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学习贯彻慈善法培训会议,来自全国的慈善会负责人、全省慈善组织的代表、全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共400余人参加培训。余姚市慈善总会还在慈善法宣传月活动中,通过城区270辆公交车上滚动播放慈善法相关内容,让普通市民树立法治慈善意识。

  《慈善法》施行后,宁波市慈善总会认真贯彻执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宁波市慈善总会及时提交了慈善组织认定及公开募捐资格申请,经市民政局审核,被认定为我市首批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全市慈善总会坚持公开透明的捐助运作机制,坚持慈善资金收支情况公开、透明,所接受的社会捐赠、年度慈善资金收支情况、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均通过宁波日报、宁波慈善网、《大爱》杂志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且根据《慈善法》的要求,对现行的规章制度逐一进行修订、完善,对各类项目、基金、协议等再次进行仔细检查、核对,使它们符合《慈善法》的精神,使全市慈善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慈善募集:

  去年全市募集善款4.55亿元

  “慈善为荣,同施爱心;慈善为乐,共行善举。”去年,全市慈善总会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强化慈善资源的动员能力。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3556.9万元,历年累计募集6.17亿元。全市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4.55亿元,历年累计募集55.14亿元。

  大型慈善活动与日常小额捐赠并重,已经成为“善举”在宁波接力的良性机制。市慈善总会通过举办“请让我来帮助你”“星星音乐会”等各类大型慈善活动,为特殊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筹集善款。我市每年集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2016年募集善款899.2万元。宁波市慈善总会镇海炼化分会发动单位职工踊跃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71.68万元,再创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市慈善总会重视做好善款的日常接收工作,接收日常捐赠545.1万元。爱心人士赵毅分五笔捐款24.9995万元,台胞严贤康先生委托捐款2万元,林先生捐款150万元,“顺其自然”又捐款91万(历年累计捐款达859万元)。

  其中,奉化籍上海爱心人士胡先生,四年来累计捐款60万元,资助家乡贫困儿童、老人,不为回报。奉化善心老人蒋大妈11年来,每年捐款2000元,从不间断。对此,奉化区慈善总会认真了解爱心人士的捐赠意向,及时将爱心送到受捐者手中。

  去年,象山县慈善总会首次在民营企业、学校、农村、社区开展“市民慈善拾元捐”活动,吸引了三安制阀等8家民营企业职工和象山二中等12家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参加,形成各界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浓厚氛围。

  对已建立各类基金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市慈善总会以优质服务吸引他们继续捐赠或扩大基金。对一些有条件、有意向而尚未建立基金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则引导他们通过建立基金履行社会责任。市慈善总会2016年新建、扩建企业冠名慈善基金16个,到位善款564.6万元。

  去年,商贸企业成为宁海县慈善总会冠名基金的新增长点,特别是如意公司捐款236万元充实吉旺助医基金和如意基金,两个基金分别达1300万元和1164万元,又捐款100万元设立“如意环卫基金”专项用于奖励宁海县优秀环卫工人。

  宁波格夫特商贸有限公司通过“网上商城”捐出购物销售额的1%建立“企冠慈善基金”,开启了北仑区慈善总会慈善基金建立新模式。去年,申洲、海天等企业共同捐赠300多万元成立浙江省首个环保公益基金,主要用于北仑区域内环保低碳活动。

  宁波市慈善总会加强与各类协会、系统及部门单位的合作,联合挖掘慈善资源,共同开展社会救助。目前已有女企业家协会、市民建企业家协会、交通委机关工会、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解放军113医院等10多家单位建立了定向捐助的慈善基金。

  与媒体合作的慈善项目,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帮助重症患者戚小梅,是去年初镇海朋友圈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自3月媒体上刊登了《十岁女孩尽孝学业两肩挑》后,戚小梅的女儿菲菲得到众多热心市民的关注,镇海区慈善总会接收爱心捐款119223.66元,分批拨到院方帐户内,全额用于她的医疗救助。

  在募集方法上,市慈善总会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项目的新形式,进一步完善网站、网上银行、微信、支付宝等新型网络募集渠道。借助“腾讯9.9公益日”的契机,市慈善总会与奉化市义工分会联合推出“爱心馒头”项目,短短两天半就筹款10.2万元。宁波市慈善总会高新区分会则创下成立以来,募集企业人数最广、募集资金的新高。企业参与募集达到47家,募集金额119.4407万元。

  精准帮扶:

  增强救助实效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全市慈善总会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实施扶贫济困、扶老助残、助学助医、扶持社会公益事业等救助项目,2016年市慈善总会支出救助资金3018.3万元,受助群众12700余人次,累计支出救助款46338.5万元,受助22.9万人次。全市救助支出4.27亿元,受助群众42万余人次,累计救助支出42.24亿元,受助338.3万人次。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市慈善总会会同县(市)区慈善总会,加强对慈善扶贫基地的管理,帮助扶贫基地提升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增强经济实力。2016年,新增市级扶贫基地1家,县、区新增2家,共增加帮扶农户41户。至去年底市级扶贫基地达到17家,帮扶463户,支出善款共179万元。目前,全市共建扶贫基地55家(含省级1家),共帮扶贫困农户1229户。

  为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的,鄞州区慈善总会抓好基地救助平台的主攻方向,促进帮扶功能全面辐射。姜山尚蔬园生态农业基地大胆尝试劳动就业与按劳取酬相结合的方式,把60亩钢筋大棚,分配给15户的帮扶对象,种植各类蔬菜,大大提高了帮扶成效。

  在大学新生和在校生助学上,2016年,从“顺其自然”等隐名爱心人士和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吉旺的捐赠款中支出185万元帮助370名大学新生,支出救助款58.6万元帮助在甬高校的209名大学生。去年5月,市慈善总会与宁波晚报联合发起了第十四次彩虹助学活动,不到1天半,150名特困大学生就被爱心人士认助一空。

  市慈善总会将助医项目的重点落到了大病救助上。一年来,支出121万元资助重大疾病患者97人。开展血友病患者救助,共支出146.9万元,受助200人次。台塑慈爱复聪项目为11名听障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折合人民币93.5万元,至此,台塑慈爱复聪项目已全部完成。

  公牛集团每年向慈溪市慈善总会捐款250万设立的“公牛爱康基金”,至今已是第三年,目前共救助癌症病人936人次,救助金额达772.67万元。去年慈溪还着重推出了尿毒症病人专项救助项目。

  余姚市慈善总会坚持实施“关爱生命工程”,为343人次重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90余万元。开展精神病患者康复工程,救助了近千名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在支持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市慈善总会出资210万元,帮助19所乡镇敬老院、7家养老服务中心改善了老人生活条件;支出141万元帮助16所农村小学、幼儿园更新了教学设备,为5家基层卫生院增添医疗器材支出29万元。

  市慈善总会还为有关单位搭建平台,资助公益项目43个,支出965万元。同时,开展情暖万家和助残活动。全市两级慈善总会开展送温暖活动共支出善款4317.4万元,惠及城乡6.67万户困难家庭。

  为做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社会效果好的利民项目,海曙区慈善总会对全区失智症患者、智力残疾人和易走失的弱势群体,免费配送智能定位器67个。对被评上市级慈善社区的60周岁以上的老人、全区持证对象和家庭困难的老年人免费配送老花镜,目前已配发7000副。

  义工服务:

  用爱浇灌“慈善之花”

  义工用爱心照亮前方的路,用爱浇灌“慈善之花”。截至2016年底,全市慈善义工已有近6万人,义工服务时间累计近11万小时。广大义工努力弘扬诚信友爱、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救助服务作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赏。

  去年上半年,市义工分会与互联社区志愿者联盟合作,打造县(市)区两级义工网络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义工登记注册。

  义工服务逐渐由走访敬老院、贫困家庭等活动型服务向常态化服务转变,由侧重于体力服务向奉献体能、智力并重转变,由慰问关怀式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转变。“丫丫修指甲”大队2016年共为1100余人次老人提供修指甲服务。象山县义工分会“天使康复”项目入选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项目,承接了该项目“心理呵护沙龙”的星宝自闭症家庭支援中心,为110余名自闭症患儿提供了康复服务。

  市义工分会各大队有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衣循环”项目累计组织1950余名义工参与活动,发放衣物115.6吨。生命关怀义工大队342名大学生义工在李惠利医院等4所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活动114次,为4821名患者提供服务。秋韵义工演出队为市社会福利院、各养老机构及社区居民送去了文化盛宴。星宝中心拓展了专业康复部,已为83位学龄前儿童提供一对一康复训练,义务提供家长培训服务235次。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星宝中心联合宁波电台首次以“众筹”的方式举办“星星音乐会”,筹款168690元。2016年,星宝自闭症家庭支援中心被授予“最具爱心助残服务机构”称号,并被评为市级社会工作示范基地,星宝援助计划项目获得浙江慈善奖的慈善项目奖。

  针对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市民捐赠实物的意愿,去年7月,市慈善总会联合市福利彩票协会、海曙区慈善总会筹建了宁波慈善商店,接收实物捐赠,吸收低收入者或残疾人为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对各类爱心物资的售卖,实现爱心物资的循环使用。商店还突破了“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的局限,大量居民主动到商店做义工,开辟了“用时间、用精力和爱心做慈善”的新路,受到了百姓的热捧,短短3个月,营业所得10万余元,全部用于“与爱同行”护蕾爱苗、行知困境儿童行为矫正等7个关爱困境儿童项目。

  去年3月,江北区慈善总会创办慈善实体“寻智吧”,这是江北慈善义工服务渗入社区居家养老的初步尝试。同一天还启动“爱在回家路”公益救助项目,发放每台价值488元的平安云智能定位器。作为2015年黄手环行动的升级版,该项目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为江北区易走失人群建构了一张安全网。

  慈善宣传:

  “让慈善走进每个人的心田”

  “让慈善走进每个人的心田”,2016年,市慈善总会深入宣传《慈善法》,宣传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宣传为宁波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人物,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慈善氛围。

  依靠新闻媒体,市慈善总会围绕“慈善一日捐”“彩虹助学”“慈爱助残”“慈善助医”“情暖万家”等捐助活动,宣传“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慈善理念。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市级新闻媒体报道各类慈善稿件共有423条(篇),专版专题14个;中央与省级新闻媒体报道的宁波慈善稿件有80余条(篇)。

  第五届“浙江慈善奖”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同样亮点纷呈。除市慈善总会获慈善工作奖、星宝援助计划获慈善项目奖外,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分别获得机构捐赠奖。开展第四届宁波市“十大慈善之星”、“十大最具爱心捐赠企业”评选活动,授予“顺其自然”等4人第四届宁波市“十大慈善之星”特别奖,李一奎等10人第四届宁波市“十大慈善之星”;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第四届宁波市“十大最具爱心捐赠企业”。开展了“2015感动宁波”十大慈善新闻事件和人物评选活动,评出“爱心女士陈妍,推迟怀孕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等十大慈善新闻事件和人物。

  市慈善总会不断加强自身宣传平台建设,宁波慈善网全年发布信息342余条,点击量达49.1万人次。为增强慈善信息的时效性,更好地发挥其宣传、交流作用,从去年5月份起,《大爱》杂志和《宁波慈善信息》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此外,还专门制作了《精准扶贫闯新路———宁波慈善扶贫基地建设纪实》专题片,编印了《慈心惠民善行甬城———宁波慈善“十二五”回顾》特刊。

  江东区慈善总会也把慈善宣传摆上重要位置,积极开展慈善文化“四进活动”,在机关事业单位中举行“爱无处不在”慈善摄影比赛,在学校中举行“慈善:用爱托起希望”主题征文比赛,在企业中举行“我身边的慈善”演讲比赛,在社区中举行“有爱就有希望”大型慈善歌曲合唱比赛,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慈善氛围。

  慈善的能量,激人奋进,给人温暖,促人前行。厚德大爱正在四明大地悄然蔓延,润物无声地温暖着群众的心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