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串香肠,浓浓年味。(余建文 摄) |
|
用古法捣年糕制作出来的年糕。 (陈朝霞 秦旭辉 摄) |
|
杉木洋村村民开开心心捣年糕。 |
|
刚出炉的手工猪油汤团。 (陈银儿 徐欣 摄) |
|
渔庄工作人员在展示青鱼干。(黄程 摄) |
【编者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本期的《田园·乡愁》版特别推出《舌尖上的年味》,以飨读者。其实,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食,更是一种传统文化。这是过年的味道,这是团圆的味道,这是家乡的味道。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 灌香肠做酱肉: 腊味飘香迎大年 本报记者 余建文 在很多“老宁波”的记忆里,过年的气息,便是旧宅屋檐下那一串串鱼鲞以及香肠、酱肉飘出的香味。水乡江南,不少地区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过年自己做香肠的习俗。 余姚三七市镇的陈师傅与妻子张女士开设了一家肉铺,冬至之后,店里制作了七八百公斤香肠,销量不错。张女士说,香肠要美味,功夫在选料、调味,还要“老天”来帮忙。 做香肠,最好是选取猪前腿肉,后腿肉也可以,肥瘦比以4:6为好。猪肉用绞肉机搅拌或者拿刀剁都可以,口感区别不大,再加入盐、五香粉、鸡精等调味。“香肠之所以香,关键是制馅时加入高度白酒,我们一般用高粱酒”,张女士说,调好的肉馅灌入肠衣,一节节用绳结扎紧串好,晾挂起来即可。肠衣是猪小肠做的,自己清洗比较麻烦,现在多采用工厂生产的成品。像1月下旬的低气温,北风吹三四天,香肠便自然晾干了,蒸熟就能吃。天气潮湿的话,要晾一周左右。这些年,大量来自四川、湖南、安徽等地的外来务工者,也把重口味香肠带到了宁波。与本地香肠相比,川味香肠在调制肉馅时,要多加一份辣椒粉,其他制作程序都一样。 酱香浓郁的酱肉,似乎更能体现江南的年味。老家宁海的李小姐说,每每闻到酱肉的香气,仿佛看到了家里人置办年货的忙碌场景,这是家的味道。 酱肉要好吃,窍门在于腌制料。先将酱油、黄酒和白砂糖一起下锅煮开,再加入高度白酒,做成腌制料,这样腌制的酱肉才不容易变质,香味也更浓郁。腌制料晾凉之后,放入姜片、八角等调料,再将切成长条的五花肉浸没其中,一般酱3天左右取出晾挂。张女士说,做酱肉要选寒冷又晴朗的日子,白天的阳光把酱肉晒出一层油光,晚上北风快速抽干水分,这样酱肉的风味就完美呈现出来了。 在农村,过年杀猪做香肠、酱肉,大人和孩子共同分享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以前,谁家廊下挂的肉多,代表着那家家族人丁兴旺和一年的丰收富足。虽然现在商店里一年四季都能买到香肠、酱肉,但这一美食依然是年味的重要“代言人”。储存香肠、酱肉也很简单,套上保鲜袋,放入冰箱冷冻,保存一两个月没问题。 大徐杉木洋村: 重温中断了50年的 古法捣年糕习俗 本报记者 陈朝霞 象山记者站 俞 莉 陈光曙 碾米、搅拌、上蒸、揉搓、捣鼓、线切、晾干……临近春节,象山大徐镇杉木洋村文化礼堂里是一番热闹的场景,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重温中断了50年的古法捣年糕习俗,让这座临山近海的小村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听说村里要“捣年糕”,村民们纷纷响应,将散落在村中的石臼、捣锤等收集起来,还买来750公斤粳米和糯米,提前在水中浸泡了3个多小时后碾好,齐整地置于文化礼堂的大厅内“整装待发”。 村里最年长的95岁老人徐伊光被请来坐镇担任“技术指导”,89岁的徐忠根老人担任现场“指挥”。只见细白的米粉均匀地搅拌在一起,再经过竹筛后倒入蒸笼,置于烧柴火的大灶上。渐渐地,柴火越烧越猛,整个礼堂热气腾腾。几支烟工夫,蒸熟的米粉倒入洗干净的石臼内,两名壮实的汉子趁热轮流翻糕、捣鼓,一人抡锤、一人上下左右翻糕,热火朝天配合默契。捣鼓好的糕团细腻光滑、油光可鉴,移至涂了菜油的案板上,揉搓、切段,最后成型的年糕新鲜出炉,被放置在可透气的竹排上晾干。 在徐忠根的“监督”下,整个制作过程一环扣一环,紧凑高效。咬一口依旧温热的“白胖”年糕,软糯可口,蘸上红糖,甜味沁入米中,余香在嘴里久久回味。“年糕是否有韧性,取决于很多细节。”徐忠根讲解着技术要领,“糯米和粳米的比例约为1.5:10,搅拌时不能结块,捣鼓时用力要均匀,在案板上揉搓时不能超过20下,切的时候不能用刀,否则没有嚼头。” 回忆起以前村里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制作年糕的场景,徐忠根意犹未尽。“年糕除了有美好的寓意‘年年高’外,还预示着五谷丰登、团团圆圆。乡里乡邻的聚在一起,开开心心捣年糕,快快乐乐迎新年,这样的年才有味道。”徐忠根说,虽然现在机器代替了手工,但是手工年糕蒸得透,不仅口味好,而且更容易保存。“打好的年糕就放在家里盛满清水的大缸里,不像机器制作的年糕会有浮粉。村里最大的缸可盛200多公斤年糕,可吃上一整年。” 徐忠根还告诉笔者让年糕可保存一年的习俗,“保存年糕的大缸里的水必须是立春前的水,立春过后,水就不能再换了,否则年糕容易变质。”徐忠根说,村里的男劳力白天出门下地干活,年糕往往是下午劳作间歇时最好的点心。“用苜蓿、青菜、咸菜等炒年糕,或者做上一碗年糕汤,送到田间,既美味又耐饥。品尝着这样简简单单的点心,让劳动有了动力,生活有了奔头。” 猪油汤团: 吃出阖家团圆味 本报记者 徐 欣 通讯员 陈银儿 奉化记者站 黄成峰 汤团象征阖家团圆,吃汤团意味着新的一年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南方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全家聚坐共进汤团的习俗。 传说汤团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物,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人们称之为“元宵”。 猪油汤团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如今宁波汤圆声名远扬,其中猪油汤团一直是市民餐桌上的宠儿。 现在汤团的品种越来越多,口感也越来越丰富。香芋、紫薯、南瓜、鲜肉等各种口味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但对73岁的奉化老人陈彩霞来说,那一碗亲手做出来的猪油汤团才有家的味道。 “每年春节前,我都会提前买好糯米粉、芝麻、板油等材料。等孩子们来过年时,我就开始裹汤团给他们吃。”陈彩霞说,和晚辈们一起做汤团,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笔者仔细观赏陈彩霞做汤团的过程。首先是炒芝麻,大锅烧热后把生黑芝麻倒入锅中,不断翻炒。芝麻熟得很快,用不了多久,就见那芝麻在锅中来回跳动,发出“噼啪”声。等芝麻冷却后,陈彩霞娴熟地用刀将熟芝麻碾碎。“我们平时说的猪油汤团,其实是生猪板油加工而成的。”陈彩霞介绍,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取猪肚子里的原块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皮和筋之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再一点点地掺入黑芝麻粉和绵白糖,直到把猪油揉化了,这样做出来的芝麻馅才香! 准备好馅料后就开始搓面团了。陈彩霞先在糯米粉中加入了适量的水将其和成团,像揉面一般搓成长条状。然后揪下若干块,取一个搓揉成碗状,再把芝麻馅料放进去。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汤团呈现在笔者面前。 陈彩霞告诉笔者,她从16岁开始做汤团。“过去做汤团工序比现在复杂多了,费时费力,所以能够吃上一碗手工汤团,心都会变得温暖起来。”陈彩霞表示,倾注了时间和情感的汤团,让节日更有意义。 江南水乡的年夜饭, 少不了这道青鱼干 本报记者 黄 程 余姚记者站 谢敏军 不久前在余姚落幕的第八届中国余姚·河姆渡农业博览会,成为姚城百姓年末囤年货的好去处。连续8年参会的余姚市青港渔绿园渔庄,凭借着“三宝”———青鱼干、大闸蟹、醉蟹,打出了响当当的名气。“每年纯手工制作青鱼干5000条左右,根本不够卖。”余姚市青港渔绿园渔庄总经理毛柯翔说,今年开卖的前三天,在微信上就有1000多条的订单。 渔绿园渔庄所在的牟山镇,是水产养殖大镇。水域面积4500亩的牟山湖,是牟山最闪耀的“明珠”,也是渔庄生意火爆的先天优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毛柯翔说,三面环山的牟山湖,水深常年保持在2米,水质清澈无污染,依然保持着物种多样性,这里盛产虾、蟹、甲鱼、青草鲢鳙等各类水产品,为各色美味佳肴提供了天然食材。 青鱼是当地普遍养殖的品种,一到冬天,当地人有把青鱼做成鱼干的习惯,寓意“年年有余”。青鱼干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家家都有自己独到的手艺。毛柯翔说,每年冬天,父亲会把自己养了几年的青鱼捞上来,母亲就会按照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做成青鱼干。 毛柯翔的父亲是一位养了40多年鱼的老渔民,对于鱼的质量把控,极其严格。“这是好鱼干的源头,从选鱼苗开始,再到选水塘,最后坚持低密度养殖。”毛柯翔的父亲说,每亩投放100条左右的量,能保持鱼的活动空间充足,这样长大的鱼,身材挺拔,肉质紧实,没有泥腥味。 养到5公斤左右,青鱼就可以捕上来了,之后,就该毛柯翔母亲施展技艺了。他的母亲是宁波市十大金牌厨娘,也是宁波市十佳女能手,在渔庄掌勺多年。剖杀、腌制、入料、晾晒……从鲜鱼到鱼干,这是时间和阳光的结晶。每一个环节,都有实打实的手艺。“最关键的是入料的配方,是祖传的秘方,已经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 纯手工制作的过程,给渔庄带来了新的看点。毛柯翔说,母亲做好的鱼干,原本只是随意地晾晒在院子里,没想到竟然引起了很多来吃饭的客人的注意。“其实,青鱼干在本地的商场超市里也有销售,但是晾晒在院子里的青鱼干特别吸引人,游客不但争相合影,还主动提出要买一些带走。”他发现,来吃饭的客人,对晒在院子里的青鱼干非常感兴趣,于是干脆把青鱼干放在显著位置,大面积集中晾晒,吸引眼球。 思路活络的毛柯翔,还把这作为冬季旅游的一个重头戏,从青鱼的捕捞到青鱼干现场制作体验,从而打破了冬天生意冷清的局面。“销路很好,但是我们不打算扩大,而是严格保持品质,做小而精的拳头产品。”毛柯翔说,他一直秉承这个理念,“在录制央视《致富经》节目时,我也这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