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欣 通讯员 徐华良 奉化记者站 黄成峰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期间,奉化西坞街道白杜村种粮大户吴世良显得十分忙碌,几乎天天窝在农机房抓紧维修拖拉机、水泵等农业机械,及早做好备耕工作。 吴世良去年承包农田1200亩,向国家售粮100万公斤,除去种粮各种补贴和农业保险赔偿,种粮净收入30多万元。他创办的奉鄞农机专业合作社无论是农机档次,还是数量规模,均在全市首屈一指。 “去年,政府和农业部门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种粮大户不但有钱可赚,还感到种粮很光荣。”吴世良一边修拖拉机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农民种粮年年能赚钱,全靠政策好,购买收割机、烘干机、插秧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有补助,为我们减轻了负担。今年区里要求我们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鼓励多种粮、种好粮,我们对今年种好粮充满信心。” 吴世良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土地1270亩,其中种小麦800亩,年前刚施了肥,拔了草,并进行了开沟排水。目前,小麦长势喜人。正月初八,6名外地帮工从老家回来后,将对小麦再进行一次施肥,正式开始备春耕生产。底气十足的吴世良扳着手指说:“在拥有插秧机4台、烘干机7台、收割机2台、拖拉机4台的基础上,今年有条件的话我打算再购买一台先进的植保飞机,聘请季节性和常年帮工10多名。为提高农机利用率,今年准备为周边种粮大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目前已备足甬籼15、甬籼69等早稻良种5000公斤,实行大棚育秧。” 说话间,奉化首席粮油推广专家刘开贤来到吴世良家,为他安排好全年粮食种植布局,一再叮嘱他要在新的一年里依靠科技创新,推广良种良法,主攻单产,降低种粮成本,努力提高种粮效益。吴世良点头称是。 眼下,吴世良正在筹集50万元备春耕资金,购买复合肥50吨、尿素20吨、氯化钾10吨,计划再购进一批化肥和抛秧盘,尽快修补好育秧大棚,为育好壮秧打下扎实基础。
|